60 知青淚 (七)(2 / 2)

“本姑娘,”楊可右手放在胸前拍了拍,“我不能說有什麼天生之才,雖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走,人家大人物的話,大專家的著作讀了幾頁,不能說精通吧,也算是略知一二。”她雙手合攏,彎腰向方玲鞠躬道:“承蒙誇獎!”語言帶著幾分調皮和幽默。

“別賣關子出洋相了,咱下放到這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民,不是武林中的女俠自我吹噓,直接說說你的想法。”趙慧妹看楊可調皮得沒完沒了,催促著。

“喲嘿!好像你們倆的覺悟比我高,我也沒說反對的話,你們想辦咱們就辦唄!也省得他們閑著沒事幹背後瞎議論、賭博,鬧得鄰裏反目、家庭破裂。”楊可說,“反正現在沒活幹,辦個掃盲班讓這裏的人認識一些常用字、順便給他們講點科學知識,對提高農民的素質有益無害,也算咱們多做一點貢獻吧!”

“那咱們三個總得有一人當‘老師’吧,不能一國三公,各講各的讓人無所適從。”方玲說。

“那是當然。依我看方玲為主講,我和趙慧妹穿插著講一些科學常識和《憲法》、《婚姻法》的一些知識,使他們既學了文化又懂得了法律,一舉兩得。當然,我們三個隻是分工不分家,萬一誰有個特別情況不能講,其他兩人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頂上去。這樣做,我們都有休息的時間,也能抽出時間和學校當老師的一樣備備課、準備準備,以防有的人提出意想不到的問題當堂回答不出來丟了咱知青的臉。”趙慧妹科學地作了分工,又考慮了一些問題。

“行。咱們說幹就幹,隻要他們願意學,每年農閑的時候學習幾個月,堅持下去還真能認識不少字,說不定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能讀書寫信呢!”方玲自信地說。

“還寫情書呢?”楊可覺得方玲有點言過其實,把話說得太早了。“現在還沒開始,別把勞動成果想得多高多美,到時候出水才見兩腿泥呢?”

“要麼不辦,要辦咱們幾個就認真辦下去!我相信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方玲說。

“理是這個理,但理想並不一定就是現實。”趙慧妹對方玲說,“萬一這些人認識不到學文化的作用,迷戀於賭博場、牛棚牆根的‘議事場’,沒有人願意學,咱們的想法不就成了閉門造車的天方夜譚了嗎?”趙慧妹顧慮重重地說。

“辦法總會有的,就看你動不動這個了。”楊可手指著自己的腦袋說。

“俺想不出來,你快把辦法說出來吧!”趙慧妹催著楊可說,“要不然咱趁早收兵,省得損兵折將,勞而無功。”

“沒出兵就收兵不是猛將,看來這個‘帥印’不能交給你。你既無攻敵之策,又無殺敵之勇,你的兵權被收回了!”楊可開過玩笑後說道,“咱先動員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學起來,這些小孩子想上學,但又因為家庭大人不讓上,或者因為家庭大人們想讓孩子上又繳不起學費,這種情況的有十多個,再加上有的姑娘、小夥子主動學的,也許湊夠二十人不成問題。古代的英雄們打天下還有一個招兵買馬的過程呢,別說咱們三個女兵了?等咱們把這些孩子教會了,人數自然就多了。”說著她又開了句玩笑,“到那時,我們還愁不能混個‘師長’、‘旅長’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