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猶言未盡之感吧?”秦豹發文說,“有寬宏大量不計前嫌的胸懷,就應該這樣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因為姓秦出了一個秦檜,就把姓秦都認為是奸臣,也不能把姓陳的除了一個陳世美就把所有姓陳的男人都說是忘恩負義的,從《金瓶梅》中的潘金蓮不貞不潔和西門慶有染,害死武大郎,誰能說姓潘的女人都不賢惠呢?我們村莊的潘平我就很敬佩她,她愛二柱叔,在二柱叔因婚姻達到崩潰邊緣的時候,她雪中送炭給了二柱萬般溫度,救人於水火之中,這份謝意是二柱到死也忘不了的。”
“你有什麼刻骨銘心的記憶嗎?”
“有。在我的生母因生活艱難離開我和妹妹、爺爺的時候,是不嫌棄我們的繼母把我和妹妹拉扯大,端給爺爺吃,端給爺爺喝,從來不說贓和臭,洗臉擦身伺候著;四處求醫把病看,病入膏肓明歸陰。我的父親本為婿,招入贅,代子行孝盡了孝心。我和妹妹尚無知,我的繼母給我和妹妹洗澡又搓灰,真是爽,比我們自己洗的爽七分;給我們做著吃,做著喝,忙裏忙外是個勤快人;我們的褲褂爛了她給縫,學習上不會的問題她告訴我們。因此上才能有我和妹妹的進和步,我才能進了大學的門,才能夠得益於深造和學習……她和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撿破爛去拾白酒瓶、塑料瓶、碎紙破鞋把錢換,為了我和妹妹……因此上,我感慨萬千說衷言,就希望有個媳婦共同和我一塊盡孝心;不說《二十四孝圖》的割肝為救母,盡到一點孝義是應該的……因此上我對愛人無所求,隻求她孝敬父母爹娘雙親。我的醜女論不成立,站不住腳,不用駁斥,我就知道它的生命是短暫的,知識一種心意和想法,請求你和你的朋友不要駁斥我的論點。
“立論駁論是什麼?它隻是引論文的一點論證方法,咱們在網上是暢所欲言隨便說,沒有人給你扣帽子和批判你,看來你的生活很曲折,和我的處境大同小異相差無幾,隻是繼母和繼母不同罷了。”
“不容易,不容易,人的一生都不容易,有多少艱難和曲折,這是父母所經曆的。咱們的一生會怎樣?不敢想,不是三七二十三,就是三七二十一。”
“你喝酒了嗎?”
“沒有。”
“我怎麼聽你說的不在理,不像人話呢?有哪句乘法口訣是三七二十三?”
“記錯了!說錯了!”
“從頭學起!別認為大學生什麼都懂,不會的多著呢!多學著點!”
“是是是!我不懂得不少,多學習,多學習!”
“不是不少,是很多,有很多知識是咱們不懂的,要多學習,多向身邊的人學習,多向周圍的人學習,多向老年人學習,錯向同齡人學習,學習他們的知識,總結他們的經驗,我說的對不對?”
“對對對,你是菩薩的好心腸,你是名人指點乾坤。我聽取你的好建議,認真做事,低調做人,多學習,幹好老板交給的工作或是任務,在金錢社會的社會裏努力多掙幾個錢,孝敬我的繼母和父親。”
“這就對了,我也是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