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社會應力阻日本邁過核武裝門檻(1 / 1)

國際社會應力阻日本邁過核武裝門檻

卷首語

作者:肖東升

當今的日本,正在一步步放棄二戰後曾經奉行的和平發展原則,一步步走向軍國主義不歸路。隨著日本安保法案被強推,日本和平憲法的底線被突破也隻是時間問題,“無核三原則”定會成為日本重走軍國主義道路上必然要搬掉的“障礙”。

在那些患有“軍國主義狂想症”的日本人看來,日本手握核武器按鈕,定能夠謀取到更多的利益和好處,能為其修改和平憲法和解禁集體自衛權,重新成為軍國主義國家打氣撐腰,也為日本對他國開戰奠定戰略打擊基礎。憑借核武器,日本還妄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而在國際上攫取更多利益,可以強行實現本國的領土擴張。

日前,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適時發布了由雙方合作編寫的《日本核材料問題研究報告》,對日本嚴重超出實際需求,大量儲備敏感核材料一事進行了披露和質疑。本期專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日本可以在1年之內完成自身的核武裝。其擁有可以生產數千枚核彈的武器級核材料,將把這個從未反省過戰爭罪行的二戰法西斯國家帶向何方,值得全世界的關注和嚴重警惕。

更有甚者,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下屬的六個處理廠計劃於明年3月啟動,並在2019年實現全規模運行。報告顯示,這些處理廠運行後,每年將生產8噸分離鈈。數量巨大且可能持續增加的鈈庫存,使得日本曾經宣稱的“無剩餘鈈”政策成為空談。

回顧過去,核危害曾給日本留下過不可磨滅的創痛記憶。70年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此舉雖然終結了日本法西斯“玉碎到底”的荒謬計劃,但核武器的首次使用也讓人們見證了它的巨大殺傷破壞作用。直到現在,日本當年遭受核打擊的“後遺症”依然存在,今天,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由於當年美國人在他們頭頂升起的兩朵蘑菇雲,而引發先天畸形和不治之症。

為提煉更多可用於武器級核材料,日本長期使用原始核電技術,使得該國核設施的風險重重,保護難度較大,容易引發核汙染。2011年福島核爆炸事故,就是日本瘋狂擁核問題的一個集中爆發點,凸顯了日本變態式擁核後自食其惡果。4年後,我們看到福島等地依然是一片無人區,這裏誰又敢保證,今後為“核”而瘋狂的日本人,是否會把日本列島瞬間或者是逐漸變成四個大大的“福島”呢?

日本當局著魔核武已是積重難返,絕不會出於對日本民眾或國際社會的安全考慮而懸崖勒馬。在日本核魔魘變現前,作為世界和平的重要捍衛者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必須從自身做起,大力加強核遏製力,拿出有效對策,開展積極行動,並團結世界上一切可以團結力量,封殺日本罪惡愚蠢的核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