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安全生產管理(1 / 3)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這二者的的關係人人都懂,但卻又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可以這樣說,不把安全生產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的管理者,隻能是一個不合格的管理者。

在提供人性化需要的今天,你作為企業的老板,不但要重產品質量,重企業效益,同時也必須注意保證員工的生命及企業財產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生產。這裏介紹的就是有關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的有關知識。

機械安全管理

1.機械設備安全的基本條件

人的自由性是不安全的根源,而機器根據指令完成確定的機械動作則可靠性大,為確保其可靠性應進行必要的預防性維修,這樣可靠性的程度就能進一步的提高。相反,人的可靠性就差得多,因為人易受生活環境、作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心理作用的影響,從而使判斷發生錯誤,為生產帶來不安全因素,最終導致事故。

在精力不集中、發生誤操作等情況下,為確保人和機器在進行生產時的安全,也就是要保證人-機係統的安全,最關鍵是要使機器本身達到“本質的安全化”。

為了從根本上達到安全生產的要求,采用適用於機器設備安全運行的有效方法,其滿足的基本安全條件如下:

(1)機器外觀的安全性

新型的機床設計,已將機床的外凸部分,如皮帶、金屬凸出部件等物,全部用罩子罩起來,外觀沒有尖銳凸出部分,使其外觀能繪出平滑而優美的曲線。

(2)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缺陷

熱加工中產生的缺陷,應采用無損探傷方法加以檢驗。熱加工中產生的內應力,應采取熱處理辦法加以消除,引起脆性的殘餘應力也應采用熱處理加以消除。

(3)驅動部分與加工地點的安全設施

[1]安裝蓋板屏蔽物及導軌,防止作業者被卷入機器內或被牽掛進去。

[2]對具有離心力的部件,必須設置一個堅實的蓋板。

[3]對往複運行的裝置,其作業點應設置屏蔽物。當傳送加工件時,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危險區內。

[4]采用油壓、空壓裝置的機械要設置過負荷安全網、減壓閥,來調節係統壓力。

(4)機器運轉的安全

[1]人機操縱的安全性。人是通過操縱機器而從事生產的,人在操縱中姿勢正確與否是和人機關係相配合的,且給人的疲勞帶來直接影響。操作者易產生疲勞就容易發生事故。

因此,從減少人的疲勞和降低事故率的角度來說,對機器調節操縱的部位多,且這些部位相距遠,操縱動作的運動距離長的操縱部分適當集中;儀表盤和操縱按鈕的設計布局,應使操縱者不至於發生觀察錯誤,並對環境要進行適當的色彩調節,使人易於因條件反射進行動作。

[2]采用緊急停止裝置保證安全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有時不一定發生機器失調狀況,而會有作業人員超出正常狀態的情況。當出現這樣的情況瞬間,就可能發生大事故。此時,要盡快切斷動力源。這樣,在機器上安裝緊急停車裝置是非常必要的,用它來迅速切斷機器的動力源,同時也要使機器迅速消耗和放出因慣性運動產生的能量。因此,除開關外,還須安置別動裝置。

[3]采用連鎖裝置保證安全生產。采用連鎖裝置可保證不同係統運轉的順序,即便在誤操縱情況下,也不致發生事故。例如A、B兩係統,先A後B這樣的運轉順序為正常程序控製,若先B,則係統不可能運轉。因此,連鎖裝置是在程序控製係統中保證安全必不可少的裝置。

[4]安全報警裝置。采用指示紅燈和閃光紅燈警告已發生的人為障礙,或機器故障;而在人們的視覺達不到的機器上使用蜂鳴器報警。

[5]采用自動停車裝置保證安全生產。從報警到處理有一時間差,往往還來不及處理,事故就發生了。因此,當物的不安全狀態(機器不正常運轉)已發生時,應有一自動停車裝置,切斷電源,自動緊急刹車。

[6]采用自動控製機構保證機器安全性。在人-機生產係統中,無論是人或機,哪方麵出了毛病都會造成事故。所以在大批量生產中,希望機器不停頓,保證生產的連續性,使機器按規定指令進行生產而不需要人去控製,這就必須采用自動控製機構。對自動控製機器,要求經常的安全維護,以保證其性能完好。

(5)經常維護設備,確保安全無誤

在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機器功能下降或帶故障工作,意味著潛在危險,孕育著事故。因此,對機器必須進行經常性或定期檢查和維護,特別對自控機床,更應如此,以確保機器的完好率。

機器在使用中保證正常運轉的措施:

[1]對易磨損部位零件的材料必須認真選用,如易於腐蝕部位,采用耐腐蝕材料等。

[2]提高易損壞零部件的互換性。

[3]對重要部件,必須用儀表經常測量,發現異常及時排除。

[4]保證良好的潤滑狀態。

2.機械加工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

機械加工的主要設備是機床,它是一種高速精密的機器,它的運轉精度和安全性,不僅影響加工效率、產品質量,而且關係到操作者的安全。為適應各種不同形狀、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加工,機床分為很多種,我們以機床的運動形態將其分為兩大類,即采用旋轉運動加工零件的機床和采用直線運動加工零件的機床。前者還可以為工件旋轉進行加工的機床及刀具旋轉進行加工的機床,諸如車床、鑽床、銑床、磨床、木工刨床等,而後者包括衝床、剪切機床、牛頭刨床、龍門刨床等。

前麵我們已經敘述了機器設備的基本安全條件,從人-機係統的角度出發,隻要上述條件得到滿足,那麼,機器本身引發事故的可能性就隻占很小的比例了。當然這並不意味機器的可靠程度已盡完美,我們隻不過把各種突如其來的可能作了一個概述,將各種誘發事故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解,剩下的就是要關心一下操作者的競技狀態了,而這個任務,則須由那些管理這些操作者的企業經營者們來完成。那麼在從事機械加工過程中,怎樣才能使機床的操作者保持良好狀態,既高質量地完成加工任務,又能進行安全生產呢?要做到這點,有必要了解機床傷害事故的種類及機床操作安全規則。

(1)機床傷害事故的種類

[1]機床操作者的局部卷入或夾入機床旋轉部件和運動部件而造成的傷害事故。

發生這類傷害事故多是因為機床旋轉部分,有凸出部分而無很好的防護裝置以及操作者的錯誤操作。如機床上旋轉著的雞心夾、花盤上的緊固螺釘端頭、露在機床外麵的掛輪、傳動絲杠等均有可能將操作者的衣服袖口、領帶、頭巾角等卷入。這類傷害事故比較常見,如長發者不帶防護帽而使長發卷入車床絲杠造成頭皮脫落的嚴重傷害事故;鑽床操作人員戴手套操作,被旋轉的鑽頭或切屑將手套連同手一齊卷入,造成手的傷害。

[2]操作者與機床相碰撞引起的傷害事故。這裏包括操作者和機床相互碰撞,操作者撞機床和機床撞操作者3種情況。

在進行操作時,由於操作不適當而用力過猛,使用工具規格不合適或工具磨損時,均可能使操作者撞到機床上,如使用規格不合適的或已磨損的扳手去擰緊螺絲,並且用力過猛,使扳手打滑脫離螺帽,人的身體因失去平衡而撞在機床上造成傷害事故。

操作者或其他人員所占據的位置不恰當時,可能受到機床運動部位的撞擊。如站在平麵磨床或牛頭刨床的運動部件的運動範圍內,而注意力又沒有集中到機床上,就可能被平磨工作台或牛頭刨床滑枕撞擊。

[3]被飛濺的砂輪細磨料及切屑劃傷和燙傷。飛濺的磨料和崩碎切屑極易傷害人的眼睛,據統計,切屑加工中,眼睛受傷的數目占傷害事故的35%。

[4]操作人員滑倒或跌倒而造成的事故。這類傷害事故主要是由於工作現場環境不好。如照明不足、地麵或腳踏板不平整或被油泥汙染,機床布置不合理、通道狹窄以及零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等原因所致。

[5]冷卻液對皮膚的侵蝕和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2)機床安全操作規則

機床操作人員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者是否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為確保安全,操作人員應做到:

[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使用機床的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檢查安全操作技能。

[2]操作人員應穿好緊身合適的防護衣服,把袖口扣緊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紮在褲子裏,腰帶端頭不應懸擺。不要穿過於肥大、領口敞開的襯衫或外套。留有長發時要戴防護帽或頭巾,頭巾及領帶的端頭要仔細塞好。

[3]操作者應佩戴防打擊的護目鏡。這種護目鏡有3種:硬質玻璃護目鏡、膠質粘合玻璃片護目鏡、鋼絲網護目鏡。其特點是不易打碎,破裂時呈龜裂狀,不飛濺,故不易傷眼。應選用沒有氣泡、雜質、表麵平滑的平光鏡,以免佩戴時感到視物不清、頭暈,影響視力。還要注意鏡片與鏡架銜接是否牢固,鏡架是否圓滑無銳角,以免造成擦傷或有壓迫感,顏色不能用單色的,要用混合色的,如黃綠色、藍綠色、灰色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