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老將黃忠 諸侯齊聚(2 / 2)

華佗走上看,把著那少年的脈,不一會,華佗說道:“此易事耳。”

黃忠大喜,華佗投之以藥,“服用半月可愈。”黃忠喜極而泣,拜謝華佗,說道:“先生大恩,黃某無以為報,單憑先生吩咐,黃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漢請起,老朽可當不起啊!你若要報恩,吾今投了劉皇叔,你何不投也。”華佗一手指劉備說道。

黃忠聽言,向劉備拜道:“某早聞劉皇叔乃當世英雄,本有意相投,隻可惜吾兒重病,無緣得見,今天先生即舉薦,某豈有不從之理,忠不才,願隨將軍持鞭墜蹬,肝腦塗地。”

劉備大喜,扶起黃忠,以美言說之,黃忠大悅,眾人見得了華佗,又得了黃忠,都是十分歡喜,趙栩更是激動。歇息不一日,眾人即動身前往會盟。

……

數日間,劉備率趙栩,關羽等將並五萬精兵來,一人率兵接著。見著劉備,大喜。

“操久聞劉皇叔之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曹操?趙栩見那人時,身高不過一米六幾,細眼長髯,其貌實在不敢恭維,難怪後世都說曹操其貌不揚,一臉奸相。趙栩知道曹操雄才大略,城府極深,趙栩心下暗想:該早點除掉曹操才是。

“哪裏,備聞曹操曹孟德隻身刺殺董卓,膽氣過人,劉備佩服的緊。”

“哈哈,皇叔過獎了,來!請!”

“請!”

不一日,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續二百餘裏。曹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太守王匡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曹操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劉玄德乃漢室宗親,他們二人可為盟主。”

“劉備才德威名遠不如本初,還是讓與袁本初的好。”

“哪裏,玄德公本漢室宗親,又大破黃巾,平定青州,紹遠不如你,還是你當為好。”

劉備與袁紹再三推辭,最後劉備身後閃出一員大將,乃是趙栩,說道:“非袁本初不可。”劉備也應和道。

曹操見著趙栩,問道:“此何人也?”劉備答道:“此乃我大將趙栩也。”

曹操大驚,說道:“莫非以百人破黃巾賊的趙栩?”

“正是。”

眾諸侯本來見著趙栩接話,心下不滿,心道:我們諸侯說話,哪有你說話的份,但見劉備麵上,一時不好發作。。這時聽得趙栩之名,盡皆失色,諸侯早聞趙栩百人破幾萬黃巾賊,這下收起了不滿之意,麵麵相覷,生怕惹了趙栩這個猛將。

眾諸侯見劉備堅決不肯當盟主,才紛紛道:“非本初不可。”,袁紹見劉備執意不肯當盟主,方才接受。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讀畢,歃血為盟。

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歃血已罷,下壇。眾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曹操行酒數巡,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皆道:“惟命是聽。”

袁紹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出道:“堅願為前部。”

袁紹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孫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