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玉家的皇級戰機生產線一直在全速運轉,提供一千架皇級戰機不是什麼難事。隨著極境族提供的支持逐漸發揮作用,皇級戰機的產量也得到了提升。用玉明震的話來說,基本上能夠滿足武裝人類戰士的需求。等到航線打通,跟極境族取得聯係,還能獲得由極境族製造的皇級戰機。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楊屹給這些克隆戰士安排了任務。
他們的使命不是去收複那些被戰皇攻占的恒星係,也不是去找戰皇決戰,而是去搞清楚各個恒星係的情況,特別是戰皇的活動情況,以及敵人在各個恒星係裏做的事情,比如有沒有對星球進行環境改造。
顯然,楊屹沒有想過靠一千名克隆戰士扭轉局麵。
隻是,楊屹同樣沒有因此而放棄反擊的念頭。
簡單的說,他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對更多的戰士進行改造,武裝一支足夠跟戰皇匹敵的超級軍隊。在此期間,最為要緊的就是守住家園星係。因為敵人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動,所以必須在適當的時候發動反擊,通過反擊牽製敵人,從而獲得足夠多的時間,而發動反擊需要的就是準確的情報。
因為其他恒星係全都淪陷,所以人類聯邦的情報網絡早已癱瘓。這一千名克隆戰士執行的任務,其實就是去獲取情報。在掌握了準確的情報之後,楊屹就能組織更多的克隆戰士發動反擊。
當然,克隆戰士的行動由軍部負責,也就是由玉明震負責,楊屹沒有插手。
在送走了第一批完成改造的克隆戰士後,楊屹開始對第二批戰士進行改造,這次擴大到了三千人,而且有一千名人類戰兵。與第一次改造一樣,楊屹交給了阿倫,隻是讓軍部提供了一台性能更強大的光腦,畢竟同時控製三千台改造設備需要處理更多的信息,也就需要運算能力更強的光腦。
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所以第二批戰士的改造工作隻用了七天時間。
與第一批克隆戰士一樣,第二批戰士在領到了皇級戰機之後,也被派了出去,而且同樣執行的是偵察任務。
楊屹的精力依然放在了改造上,第三批接受改造的戰士達到了五千米,而且其中有一千名極境族戰士。
顯然,對於楊屹的安排,玉明震依然覺得無法理解,畢竟人類聯邦有足夠多的能夠接受改造的戰兵,完全沒有必要動用極境族的戰兵。隻不過,玉明震也不敢說三道四,畢竟楊屹肯定有他的道理。再說了,極境族一直跟人類聯邦並肩作戰,總不能隻是讓極境族負責次要的事務吧。
隻是,這次改造稍微麻煩了一點,對一千名極境族戰士的改造工作由楊屹親自操刀。
不是說極境人的身體構造與人類不同使得改造變得更難,而是意識上的問題。其實,改造所涉及到的也隻是改造對象的個體意識,即改造對象有沒有足夠強大的意誌力,能否承受改造所產生的影響。從某種方麵來講,這也是對世界的認知,或者說是對自我存在價值的一種認識。相對而言,人類戰士的問題還不是很大,畢竟人類聯邦在過去的數千年裏一直生死邊緣掙紮,所有人都浸染其中,由此所產生的影響深入到了每一個人的骨髓,而極境族一直和平繁盛,如果不是這場戰爭,極境族的絕大部分人都無法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也就談不上什麼犧牲精神。
所幸的是,極境族派來的是最精銳的戰兵,而且全都有實戰經驗。
改造工作稍微複雜了一些,不過總體來說還算順利,而且完成了改造之後的極境族戰士並不比人類戰士差。
當然,這也證明了楊屹的一個猜測,即隻要符合改造的基本要求,任何一種智慧生物都能夠通過改造獲得強大的能力。甚至可以說,隻要掌握了全部的信息,有合適的條件,能夠通過改造讓任何一種智慧生物成為傀儡那樣的強大存在。
在第三批戰士完成改造的時候,第一批戰士陸續回到了家園星係。
雖然受到人手限製,他們的活動範圍並不是很大,集中在附近兩千光年之內,但是他們獲得的情報卻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