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欲擒故縱(1 / 2)

遭到襲擊的哨所,其實是一艘小型戰艦,而且所在的恒星係離中心大區不到一百光年。

雖然從保存官兵的精力,以及更有效的監視所在區域內的情況,像極境族這種財大氣粗的文明往往會耗費巨資建造專門的哨所,比如在南部大區的北麵就有很多大型哨所,但是在戰爭期間,沒有一個文明會耗費資源去建造臨時性質的哨所。通常情況下會用戰艦,而且是在戰鬥中受損,戰鬥力受孫,甚至完全喪失了戰鬥力的戰艦。當然,會根據情況修複戰艦的一些關鍵設備,比如動力裝置與通信設備,此外還會根據駐紮官兵數量為戰艦提供更強大的生態係統。

其實,把戰艦改成哨所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在格林尼治防線上就有成千上萬座由戰艦改成的哨所,而且楊屹服役時所在的那座哨所就是用一艘在戰爭中損毀的戰艦改造而來,而且能夠容納上萬名官兵,隻是通常隻駐紮了一千多人。

當然,遭到襲擊的哨所不是一艘廢棄的戰艦,而是一艘嶄新的戰艦,隻不過是一艘小型戰艦。

極境族剛剛參戰,而且極境族艦隊還沒有跟敵人真正較量過,也就沒有損失多少戰艦。

因為這個恒心係在東部大區到中心大區的航線上,而且充當了空間跳躍結點,所以極境族派了一艘戰艦過去。按照安排,這艘小型戰艦呆在恒星係外麵,利用攜帶的各種探測設備密切監視恒星係裏的情況,在發現異常現象後立即彙報。因為沒有在恒星係裏麵,所以被發現的概率並不大。

當然,因為執行的隻是監視任務,所以也用不著進入恒星係。

那麼,問題來了。

襲擊哨所的肯定是敵人的襲擊軍隊,而敵人的襲擊軍隊必然是通過空間跳躍到達,也就會進入恒星係。那麼,在敵人的襲擊軍隊從空間通道裏麵出來之前,其開啟空間通道出口所產生的空間波動就會被哨所部署的探測器發現。哪怕到來的是一艘大型戰艦,哨所裏的官兵也能夠及時做好戰鬥準備,而不是在遭到襲擊之後才發出警報,更不可能在發出警報之後就失去聯係。要知道,那是一艘以速度見長的小型戰艦,隻要能及時發現敵人,就算打不過也肯定能夠逃走。

除非,敵人沒有進入恒星係,而是在恒星係外麵完成了空間跳躍。

雖然覺得難以置信,但是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關鍵就是,那艘小型戰艦的噸位有限,因為搭載了更多執行監視任務的官兵,所以無法攜帶太多的探測設備,監視區域隻限於恒星係內部,也就沒有在外麵部署探測器,不可能及時發現出現在恒星係外麵的異常現象。要知道,空間波動也以光速傳播,如果沒有部署探測器,隻是靠小型戰艦上的探測設備根本不可能及時發現遠處的異常現象。很明顯,敵人就是出現在了恒星係外麵,並且首先發現了極境族的小型戰艦,然後發動了突然襲擊,讓小型戰艦上的官兵根本來不及采取行動。

那麼,敵人為什麼要攻擊哨所?

要知道,襲擊軍隊的目標是中心大區裏的恒星係,而哨所在中心大區之外。除非敵人的指揮官是個白癡,不然就不會在進入中心大區之前打草驚蛇,更不會為了襲擊一座哨所而暴露行蹤。

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恒星係外麵完成空間跳躍,並且發現哨所的,必然是主力艦,因為隻有主力艦具備獨立航行的能力,也配備了足夠多的探測設備。當然,也隻有主力艦能夠一舉摧毀極境族的小型戰艦。如果是其他戰艦,哪怕是大型戰艦,其配備的主炮也未必能夠一舉摧毀一艘小型戰艦。

那麼,敵人的主力艦為什麼要在此大打出手?

事實上,那艘敵人的主力艦根本就沒有理由襲擊哨所,而是應該前往中心大區,襲擊當地的恒星係。

除非敵人的目的就是要暴露行蹤,並且以此將附近的極境族戰艦全都引過去。

別忘了,在此之前,康盛女王已經把極境族艦隊調入東部大區,協助軍團去對付各個恒星係的狂獸族軍團。雖然並非所有艦隊都來到了東部大區,但是留在中心大區的極境族戰艦並不多。按照康盛女王的部署,這些戰艦分布在主要的戰略航線上,負責守衛這些航線,以及航線上的恒星係。簡單的說,就是確保通往中心大區各個恒星係的航線暢通無阻,保證對各個恒星係的占領行動能夠正常進行。雖然航線眾多,極境族艦隊不可能集中行動,但是分散在各個地點的戰艦不會太少,至少都有好幾艘,而在主要航線的關鍵恒星係附近,一般會有幾十艘、甚至幾百艘極境族的戰艦。也就是說,有這些戰艦的存在,襲擊軍隊絕對不可能進入這些恒星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