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野心勃勃(2 / 2)

可惜的是,兵域族的統治者並沒有認識到,打造一支強大地麵部隊比建造一支龐大的艦隊更加困難。雖然培養優秀的艦隊官兵比培養地麵部隊的戰士還要麻煩,但是得益於延續了數千年的傳統,兵域族並不缺乏這方麵的人才。事實上,兵域族的所有個體都具備艦隊官兵的素質,需要的隻是必要的培訓。隻不過,在地麵部隊的建設上,兵域族遇到的麻煩遠比打造艦隊大得多。甚至可以說,這裏麵的很多麻煩不是通過培訓就能夠解決的,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極為巨大。

在戰爭初期,兵域族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缺少武裝戰兵所必須的小型原能轉換器。

當然,這是昆陽族與狂獸族也要麵對的問題,隻是對兵域族來說,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與麻煩。關鍵就是,兵域族一直依靠艦隊,因此在資源分配上,會優先為兵域族提供用在大型戰艦上的大型原能轉換器。因為資源總量是一定的,所以當兵域族在某個方麵獲得了優先權之後,就得有所放棄。也就是說,為了保證艦隊的建造計劃,兵域族需要從其他文明那獲得足夠多的大型原能轉換器,或者製造大型原能轉換器的材料,也就不可能獲得足夠多的小型原能轉換器。事實上,在昆陽族與狂獸族都開始擴軍的時候,即便極境族全力以赴也無法為兵域族提供足夠多的小型原能轉換器。也正是如此,在戰爭初期,兵域族沒有擴充地麵部隊的機會。

到了戰爭中後期,在玉擎宇之後的時代,隨著戰線逐漸穩定下來,昆陽族與狂獸族對小型原能轉換器的需求有所降低,兵域族艦隊的規模也達到了極限,沒有繼續擴充的必要,才輪到地麵部隊。這個時候,因為戰線拉長與占領區擴大,所以昆陽族與狂獸族也需要兵域族分擔一部分占領任務。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兵域族才正式開始組建地麵部隊。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到莫輝王的時代,兵域族已經在這條路上行進了兩百多年,雖然在戰場上取得的勝過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可以說毫無建樹,但是隨著軍團的數量增多,兵域族至少不再需要麵對兵力不足的問題。

這個時候,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軍團的戰鬥力。

雖然無法像昆陽族那樣通過精兵政策提高軍團的戰鬥力,畢竟兵域族沒有足夠多的資源與必要的技術來提高小型原能轉換器的產量,甚至得從極境族購買小型原能轉換器,但是跟狂獸族相比,兵域族更加富裕,而且受到族群規模限製,也不可能像狂獸族那樣通過擴充軍團規模來增強總體實力。

隻是,在到底該怎麼增強地麵部隊戰鬥力的問題上,兵域族走了很多彎路,花了兩百多年的時間進行摸索。

當然,這些時間也沒有白用。

通過這兩百多年的摸索,特別是戰鬥中受到的教訓,兵域族的統治者清楚的認識到,提高軍團戰鬥力的最大問題其實是軍團本身,即兵域族軍團上戰場的機會很少,也就很難獲得足夠的實戰經驗。隻有讓軍團到戰場上去戰鬥,才能讓官兵獲得經驗,也才能夠打造出一支強大的地麵部隊。

正是如此,在莫輝王之前,兵域族就主動承擔起了次要戰線上的作戰任務。雖然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但是也收獲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十年的戰鬥,鍛煉出了一批不算太差的老兵。

至少在莫輝王登基的時候,他擁有的不再是那些毫無經驗的新兵。

當時,兵域族擁有最強大的艦隊,以及戰鬥力比狂獸族軍團更強,而且規模比昆陽族軍團更大的地麵部隊。

顯然,這也是莫輝王實現野心的本錢。

可以說,隻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特別是在鞏固了占領的恒星係,也就是北部大區的恒星係之後,莫輝王就擁有了更另外兩個王抗衡的資本,至少能夠壓製住獸神王,獲得跟明炎王對抗的資格。

隻可惜,楊屹的回歸改變了一切。

在無法戰勝人類聯邦的前提之下,莫輝王的野心必然無法實現,即兵域族無法守住已經占領的恒星係,也就失去了所有資本。對莫輝王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打擊,而且這也很有可能成為他死扛到底的關鍵因素。如果他認為將因此失去一切,那麼在投降與戰死之間就有可能選擇後者。

當然,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康盛女王還不知道,至少無法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