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精誠合作(1 / 2)

在康盛女王的陪同下,羅玉明參觀了戰俘營,也就是這個恒星係裏唯一的益居星球。

雖然這隻是一個小行星級別的天體,直徑隻有大約一千公裏,質量小到無法產生能讓大氣層穩定存在的引力,環境也不是很好,水域麵積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星球表麵的晝夜溫差高達數十攝氏度,但是對於戰俘營來說,這裏的條件已經足夠優越了,至少有可以直接呼吸的空氣,還有足夠多的水。

當然,住在這顆星球上麵的不止是人類,還有一些梅森人與獨門人。

極境族沒有安排警衛,隻是封鎖了這顆星球,並且在附近留下幾艘戰艦,防止星球上的戰俘逃脫。

至於戰俘在星球上的生活,顯然是自給自足。

按照康盛女王的介紹,在過去幾百年裏,極境族一直在為這裏的戰俘提供必要的生存保障,主要就是安排飛船送來必須的,而且無法就地獲取的物資。此外,極境族還動用了一台大型原能轉換器,用來維護星球上的大氣層。如果有必要,極境族會派遣軍團到星球上去維持秩序,隻是在過去數百年裏,沒有發生太過嚴重的動亂,所以極境族沒有采取行動,隻是偶爾派人員到星球上進行調查,確保在此關押的人類、梅森人與獨門人能夠和平相處,不至於發生嚴重騷亂。

簡單說,極境族給予了戰俘足夠好的待遇。

其實,這也是羅玉明見到的。

在這個不大的星球上,總共有數十個聚居點,其中幾個的規模還很大,居民數量超過了一百萬。更重要的是,人類、梅森人與獨門人並沒有十分突出的矛盾,即這是一個由人類戰俘主導的戰俘營。更讓羅玉明感到驚訝的是,很多戰俘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環境,還在此繁衍了後代。

顯然,這裏已經是一個由人類為主的世界了。

所幸的是,大部分戰俘,特別是那些在最近一百年內來到這裏的人類軍團的官兵並沒忘記自己的身份。

隻是,對於很多出生在此的人類來說,不但不了解外麵的世界,也不關心外麵的世界。

讓羅玉明感到慶幸的是,這裏的人類官兵組建了一個臨時政府,簡單的說是戰俘營的管理機構,不但負責維持日常秩序,還有一定的武裝。簡單的說,這個臨時政府的存在確保了大部分人對外界的認識。

一千萬戰俘不算多,不過也絕對不算少。

按照羅玉明的了解,隻是還能夠戰鬥的官兵有就超過了一百萬,而且大部分都是參加過實戰的軍人。

也就是說,可以用這裏的戰俘組建一百個軍團。

當然,這不是康盛女王帶羅玉明來此的主要原因,即人類聯邦現在並不需要這一百個軍團的兵力。

用康盛女王的話來講,這裏的一千萬人類,除掉少數為成年個體,其他都是素質很高的勞動者。如果將他們動員起來,不但能夠改善當地條件,還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參與到戰後重建中去。別的不說,在通往家園星係的航線貫通之後,極境族肯定會派出很多飛船前往北四區,也就需要足夠多的船員,而這些船員最好是來自北四區,即比極境族的人更加了解北四區。如果他們提前在極境族接受培訓,那麼在回到人類聯邦之後,就能夠成為人類聯邦重趼的主力。

顯然,得有人把他們組織起來,並且讓他們相信自己的使命。

其實,這就是康生女王帶羅玉明來這裏的目的,畢竟羅玉明是人類聯邦的特使,代表的是人類聯邦。

對此,羅玉明沒有多說什麼,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很簡單,他以特使身份來極境族,除了協商出兵參戰的事情,主要還是為戰後重建爭取支持。

要知道,極境族擁有的資源與技術都是人類聯邦進行戰後重建的關鍵。

羅玉明留了下來,沒有跟隨康盛女王返回極境族的母星。他將在這裏組建一個代表人類聯邦的臨時政府,並且讓這裏的居民知道,極境族已經以人類聯邦盟友的身份參戰,而且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當然,他還得進行廣泛動員,讓更多的人加入戰後重建,也就是接受極境族的培訓。

當然,康盛女王也做了保證,極境族將全力培養這裏的人類居民,並且以他們為核心組建一支運輸船隊。

隻是,在回到極境族母星之後,康盛女王才知道,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現在的人類聯邦,需要的不止是極境族的資源與技術,而是更全麵的援助,包括軍事方麵的援助。

關鍵就是,戰爭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