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千鈞一發(2 / 2)

其實,在楊屹回來之前,玉明震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完善家園星係的防禦部署。

當然,玉明震也沒有忘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

這就是,設法把敵人引到其他方向上去,讓敵人認為在攻打家園星係之前,得首先攻占其他由人類聯邦控製的區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玉明震向聯邦當局提出,著手為戰略轉移做準備,即在必要的時候放棄家園星係,因此首先把至關重要的軍事工廠轉移到其他地方,並且放寬對其他戰區的管製。簡單的說,就是讓各個委員可以在本戰區內招募更多的兵員來組建更多的軍團,而且通過提供軍事生產力來幫助這些委員武裝新組建的軍團,從而讓各個戰區都具備獨自抵抗的能力。隻有這樣,人類聯邦才能在家園星係淪陷之後繼續抵抗下去,也才有希望在將來某一天奪回家園星係。

當然,這麼做的後果也極為嚴重。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讓各個委員統轄的戰區成為實質上的獨立王國,最終必然會導致人類聯邦分裂。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了統一協調與指揮之後,沒有一個防區能夠頂住敵人的進攻。也許敵人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消滅人類聯邦,但是隻要走出這一步,人類聯邦的敗亡就將成為定局。

正是如此,聯邦當局並沒有批準玉明震的提議,或者說還是討論。

其實,即便是玉明輝也不讚同這麼做。雖然他知道玉明震的意圖是引開敵人,降低家園星係受到的威脅,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加強中部防線與家園星係的防禦部署,從而有更大把握守住家園星係,但是他同樣知道,隻要走出這一步就無法回頭了,而玉明震與玉家將因此成為人類文明的罪人。

可以說,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這麼做。

所幸的是,楊屹的回歸,改變了這一切。

隻是,擺在楊屹麵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雖然楊屹實力超群,而且由他武裝起來的戰兵軍團能夠橫掃一切,但是收拾這個爛攤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需要投入足夠多的精力與時間。

到此,人類聯邦控製的區域僅為北四區的四分之一。如果以恒星係的數量為準,還不到南阿爾法星係的千分之一。如果按照恒星係的規模,準確的說是資源與環境標準來衡量,甚至不到南阿爾法星係的萬分之一。在這個狹窄的區域內,擁擠著十萬億人類,還有約一萬億投靠人類聯邦的其他文明的居民。即便沒有敵人的威脅,隻是滿足這麼多人的生存需求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甚至可以說,敵人根本不用繼續發動進攻,隻需要封鎖這片區域,人類聯邦就因為資源枯竭而敗亡。當然,在人類聯邦的軍事實力大幅度削弱的情況下,繼續發動進攻要比全麵封鎖更加劃算。

在對戰局有了全麵的了解之後,楊屹也很是感歎。

他確實回來晚了,不過還不算太晚,至少及時回到了南阿爾法星係。如果在黑洞裏多耽擱幾十年,恐怕人類聯邦已經不存在了。

隨後,楊屹讓玉洪興派來了一批科學家,還讓玉明震準備了足夠多的飛船。

不是用來運送軍團,也不是用來運送物資,而是運送由那些科學家協助楊屹製造出來的大型原能轉換器。

按照楊屹的安排,這些大型原能轉換器將分批次送往各個恒星係,從根本上解決能源供應的問題,再配合由玉家提供的工業生產能力,基本上能夠滿足各地居民的生存需求,緩解資源上的矛盾。當然,都是由聖器為核心,並且直接驅動的大型原能轉換器,每一台都能為一個恒星係裏的所有星球提供充足的能源。如果有需要,還可以用這些大型原能轉換器做為能源,搭建行星防禦係統。前提是,得提供配套的防禦武器,不然就隻能為部署的星球提供能量屏障。

在此期間,由玉明震招集的十萬名官兵陸續回到聯邦星。

這些官兵全都編入了由玉洪洋直接統帥的特種軍團,而且直接聽從玉洪洋指揮,隻是沒有采用原來的編製,而是以十人小隊為基本單位。按照楊屹的安排,他們將在家園星係接受相關訓練,在得到了全麵武裝,也就是由玉家生產的皇級戰機之後,才會被派出去執行作戰任務。

所幸的是,玉家已經重建了生產皇級戰機的工廠,而且培養了第一批技術工人,很快就能恢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