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千年來,一直盤踞在北四區的人類來說,南部大區是一個非常遙遠,跟北阿爾法星係差不多的地方。單純從距離上講,從家園星係到南部大區最偏遠的恒星係,跟穿過格林尼治隕石帶去北阿爾法星係相當。至於南部大區到底是什麼樣子,楊屹根本不清楚,更說不上有什麼了解。
沒什麼好奇怪的,數千年來,除了派往極境族的使節,去過南部大區的人類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即便是在一前多年前橫掃頂級文明的肖問天,也沒去南部大區。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在此之前就聽信了織星族女皇的話,去了北阿爾法星係。再說了,在戰勝了一流頂級文明的皇級強者之後,肖問天沒有把二流頂級歐文名的王級強者當回事,也不會有人認為他沒有去南部大區挑戰極境族的女王就認為他不是極境族女王的對手。很簡單,肖問天向頂級文明發起挑戰的時候,極境族的女王並沒有挺身而出。不管有什麼原因,至少在外人看來,極境族的女王絕對不是肖問天的對手。
因為使節隻能在規定的區域裏麵活動,所以數千年來,人類聯邦根本不了解極境族,與極境族也沒什麼往來。
其實,人類對南部大區的了解都算不上多。
如果以尺度為準,南部大區是南阿爾法星係最大的一塊區域,占到了南阿爾法星係大約三分之一的體量。隻不過,南部大區很是荒涼,可以說是南阿爾法星係最荒涼,恒星係密度最低的區域。在南部大區,相鄰恒星係之間的平均間隔距離超過一百光年,而北四區隻有大約二十光年。也正是如此,雖然南部大區占到了南阿爾法星係體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恒星係的數量僅占十分之一,恒星係的總質量更是隻有五十分之一。說得簡單點,南部大區是一處荒涼的區域。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科學家早已證明,南北阿爾法星係原本是一個恒星係統,而現在的格林尼治隕石帶在幾十億年前是該恒星係統的中心黑洞。因為一場由不明原因引發的災難,中心黑洞坍塌,爆炸形成了現在的格林尼治隕石帶,恒星係統也被分成兩個部分。雖然災難來得突然,但是恒星係統分裂卻是一個相對很漫長,而且不斷反複、相互影響的過程。經過了數億年,才最終形成兩個伴生恒星係統。在這段漫長的時期之內,兩個恒星係統都在飛速擴張,準確說是大量恒星係在次期間逃逸。
此前,科學家已經在南阿爾法星係附近找到了幾個孤立恒星係,並且證明這些在理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恒星係就是從南阿爾法星係逃逸出去的。在擴張的過程中,位於外圍的恒星係的速度最快,最有可能擺脫恒星係統的引力束縛,逃逸變成孤立恒星係。當然,這些位於外圍的恒星係的運動速度也最快。在經過了數億年的緩慢演變後,這些恒星係離恒星係中心也就極為遙遠。雖然絕大部分恒星係沒有擺脫恒星係統的引力場,但是恒星係統邊緣的恒星係也極為稀少。
這就是南部大區廣袤,且荒涼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南部大區還有一些來自北阿爾法星係的恒星係。
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四個具有明顯特征的恒星係,並且證明這些恒星係在幾億年,甚至更久之前屬於北阿爾法星係,甚至有可能已經逃離了北阿爾法星係,隻是在緩慢運動的過程中被南阿爾法星係的引力場捕獲,最終成為了南阿爾法星係的成員。當然,那個時候,矽魅聯盟還不存在。
因為恒星係之間的間隔距離太過遙遠,所以在南部大區,即便是極境族,也沒能控製全部的恒星係。關鍵就是,一些偏遠的恒星係太渺小,不但環境惡劣,也沒有貴重到值得開采的資源。如果出兵占領與控製這些恒星係,那麼獲取的資源與收益,恐怕連維持駐軍的日常開支都不夠。
當然,並不是說,南部大區就一無是處了。
在南部大區,大約有一百個恒星係擁有環境適宜的類地行星,還有兩倍於此的恒星係擁有豐富資源。極境族主要控製這些恒星係,而且也在這些恒星係部署了重兵,建造了軍事堡壘。對其他文明來說,對南部大區的認知也集中在這些恒星係上。比如,其他文明的使節就隻能在這些恒星係裏活動。
至於極境族的母星,其實並不耀眼。
在來到南阿爾法星係的時候,極境族極為弱小,也很不起眼,甚至被當成另類,因此其落腳的恒星係極為偏遠,甚至沒有土著文明,擁有的隻是惡劣的環境,以及勉強能夠讓極境族生息繁衍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