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萬羅戰皇會怎麼做?
答案顯而易見,在沒有其他代言人的情況下,萬羅戰皇唯一的選擇就是鏟除已經投靠了織星族的唯一的代言人,然後扶持一個傀儡,並且以雷霆萬鈞之勢鏟除所有反對者,讓這個傀儡成為人類聯邦的代言人。隻要大局已定,就算隻是一個沒有多少影響力的傀儡,也能夠在雷淩族的支持下控製人類聯邦。如果局勢失去控製,萬羅戰皇還會親自出手,或者是按照銀河係聯盟的相關法案接管人類聯邦。哪怕受到隱靈族與織星族反對,萬羅戰皇也可以通過妥協的方式爭取到某一方的支持。
毫無疑問,這也正是天聖皇舉棋不定的根本原因。
以隱靈族的情報能力,搞清楚萬羅戰皇的意圖根本不是難事。看清楚大局,特別是萬羅戰皇已經做好了顛覆人類聯邦現有政權的準備,就算天聖皇認為跟楊屹結盟有利可圖,也不會立即站出來。以天聖皇的為人,他會選擇靜觀其變,在局勢明朗後再做出決定,從而獲取最大的利益。
那麼,萬羅戰皇有能力顛覆人類聯邦的現有政權嗎?
顯然,答案是肯定的。
在天聖皇保持沉默,而星魂女皇又遠在北阿爾法星係的情況下,整個銀河係聯盟就沒有一個人能對抗萬羅戰皇。如果把已經到達北四區的雷淩族軍團算上,即便是四個二流頂級文明也做不到。
可以說,在準備妥當之後,萬羅戰皇隨時都能改變現有局麵。
在此之前,他沒有采取行動,隻是沒有準備妥當。
拉攏數十個文明,組建銀河係聯盟聯軍,並且高調動用幾十萬艘貨運飛船,正是準備工作就緒的征兆。
正如玉玲瓏提到的那樣,現在能夠阻止萬羅戰皇的隻有星魂女皇。
先不說織星族動員了多少軍團,以及能夠出動多少軍團,隻要星魂女皇以凱旋者身份回到銀河係聯盟,至少在威望上就超過了萬羅戰皇。此外,織星族最先開始戰爭動員,也最先完成戰爭動員,還有成千上萬個結盟的文明,其中一些已經出兵,缺少的隻是一個能夠將他們團結起來的領袖。更加關鍵的是,萬羅戰皇首先組建銀河係聯盟聯軍,而不是首先對人類聯邦下手,主要是不想因此導致銀河係聯盟四分五裂,而且也隻有維持現狀,他在銀河係聯盟的霸主地位才有意義。如此一來,隻要星魂女皇及時返回,在銀河係聯盟一呼百應,萬羅戰皇就不會輕舉妄動,至少會在此之前獲得另外一個皇級強者,即天聖皇的支持,在掌握了絕對的優勢之後才會挑戰星魂女皇。隻不過,在星魂女皇回歸之後,天聖皇更有可能通過楊屹來跟人類聯邦結盟。很簡單,隻要局勢穩定下來,特別是星魂女皇在北阿爾法星係取得的勝利得到承認,萬羅戰皇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與其幫助大勢已去的萬羅戰皇,還不如協助正得勢的星魂女皇。
由此可見,星魂女皇才是定海神針。
問題是,萬羅戰皇難道連這麼淺顯的問題都沒看清楚?
要知道,織星族主力軍團不是最近才取得了勝利,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在北阿爾法星係奪取了橋頭堡。更何況,矽魅聯盟的魅影鬼皇早在幾百年前就已失蹤,織星族主力軍團取得更大的勝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認清這一點之後,萬羅戰皇要麼放棄現有的一切,要麼立即采取行動。
此外,雷淩族的先頭部隊早就到達了北四區,而那幾十萬艘貨運飛船也早已存在。至於加入聯軍的幾十個文明,有的早已出兵,而且這些文明是否出兵並不重要,至少萬羅戰皇不會指望它們的軍團能起到關鍵作用。
顯然,拖到這個時候才準備采取行動,不但不符合常理,也不像是萬羅戰皇的作為。
難道說,萬羅戰皇是故意這麼做的,目的不是顛覆人類聯邦現有政權,而是要讓星魂女皇回去穩住大局?
問題是,隻要星魂女皇回去,那麼不管萬羅戰皇的目的是什麼,恐怕都無法實現。
除非,他的目的是對付星魂女皇!
想到這,楊屹既是萬分震驚,又覺得完全在情理之中。星魂女皇已經崛起,而萬羅戰皇要想保住銀河係聯盟的霸主身份,可行的辦法不是率領雷淩族參戰,而是鏟除最有威脅的競爭對手。
顯然,這也是唯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