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僵持不下(2 / 2)

要是再拖上半個月,庫裏亞就隻能放棄。

隻是,已經有數千個軍團登陸烽火星,而且庫裏亞也不能放棄。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進攻部署。

提前發動進攻?

顯然,庫裏亞覺得這是下下策。

很簡單,人類戰兵頻繁出動,而且把矛頭對準了戰將與戰王,擺明了就是在迫使矽魅大軍提前發動進攻。因為沒有足夠多的戰將與戰王來指揮矽魅軍團作戰,所以就算有足夠多的兵力,也未必能夠攻下人類軍團的軍營。強行發動進攻,肯定會遭受慘重損失,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測的結果。

要知道,矽魅戰士的頭腦都很簡單。

如果戰鬥順利,那還好說,畢竟巨大的兵力優勢足以抵消矽魅戰士頭腦簡單的缺陷。如果戰鬥打得不順,特別是在進攻中遭受了慘重損失,投入戰鬥的矽魅軍團自亂陣腳,又沒有戰將與戰王站出來維持秩序,那麼隻需要一個小小的意外,比如某支矽魅軍團在前進的時候搞錯了方向,就會導致矽魅大軍全麵潰退。當數以百萬計、甚至上千萬的矽魅戰士不是朝敵人殺去,而是朝後方湧來,別說是庫裏亞,就算庫圖姆親自上陣,也未必能夠讓這些頭腦簡單的家夥停下腳步。

這樣的事情,在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而是經常發生。

在過去五千年裏的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矽魅大軍多次因為指揮混亂而潰散,最終演變成全麵潰退。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後期的“和平曙光”戰役中,就有大約一千個矽魅軍團因為指揮無方被全殲,並且由此導致整條防線崩潰,人類軍團趁此機會發動進攻,最終打下了“庫恩-巴裏昂要塞”。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烽火星上,絕對是一場災難。

別忘了,庫裏亞不過是一名戰王。如果數千個軍團同時失控,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控製住局麵。

顯然,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為此,庫裏亞把所有戰王都召集了起來。

按照庫裏亞的意思,每個戰王都得從手下的戰將裏麵挑選出一個、最好是幾個能力最為突出的,給予他們足夠的權力,以便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這些戰將能夠站出來維持軍團的秩序。當然,為了便於指揮,這些肩負起“代戰王”身份的戰將需要向庫裏亞效忠,也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得聽庫裏亞的指揮。

顯然,這就是問題。

戰將是戰王的手下,而且是戰王最倚重的手下。別說庫裏亞隻是戰王,哪怕他是庫圖姆那樣的頂級戰王,也沒有資格讓其他戰王手下的戰將向他效忠。換句話說,如果這些戰王讓手下的戰將向庫裏亞效忠,就會失去對這些戰將的控製。到時候,庫裏亞就能利用這些戰將奪取他們手裏的矽魅軍團。

再說了,庫圖姆派來的這些戰王來自不同的種群。

隻能說,庫裏亞的設想很美好,不過完全行不通。

問題是,不這麼做的話,還有什麼辦法?

庫裏亞態度堅決,其他戰王也不願妥協。為了對抗庫裏亞,一些戰王還聯合起來,表示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他們不會讓自己的軍團進駐烽火星,更不會聽從庫裏亞的指揮去攻打人類軍團的軍營。

結果就是,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還變得更加嚴重了。

庫裏亞很是無奈,而且相信,那些站出來跟他對著幹的戰王,很有可能是庫圖姆故意派來的,而且早就得到了庫圖姆的指示,專門給他製造麻煩,讓他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打下烽火星。

如果可以,庫裏亞很想除掉這些家夥,任命新的戰王。

可惜的是,他不但沒有這個資格,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說白了,庫裏亞沒有多餘的原能轉換器,也無法製造原能轉換器。不是如此的話,他早就動手了。

當然,庫裏亞也不是沒有辦法。

雖然他是這次進攻行動的總指揮,但是按照矽魅聯盟的傳統,如果戰鬥失敗,他手下的那些戰王也不會有好下場。此外,庫裏亞是受庫圖姆的命令,代替庫圖姆指揮戰鬥,就算他不是頂級戰王,也擁有頂級戰王的指揮權。在庫裏亞做出了部署,下達了命令之後,如果其他戰王拒絕執行,並且由此導致戰敗,那麼首先倒黴的是那些拒不執行命令的戰王,而不是庫裏亞。

顯然,耗下去的話,總會有一方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妥協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