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庫裏亞當時就想明白了。
庫圖姆已經對他有所介懷,給他的不是一個機會,而是一個陷阱,借此打壓他,說是給他一個教訓也沒錯。關鍵就是,在之前的戰鬥中,庫裏亞的表現太過搶眼,出的風頭已經蓋過庫圖姆,可以說是功高震主。更重要的是,在庫圖姆下令撤軍之後,庫裏亞在很多場合表現出不滿情緒,甚至說庫圖姆在瞎指揮,隻為個人利益著想,根本沒想過撤退對整個矽魅聯盟造成的影響。雖然隻是在口頭上抱怨幾句,但是庫裏亞很清楚,在他的這些話傳到庫圖姆的耳朵裏之後,庫圖姆就不會像以往那樣重用他。
正是如此,在庫圖姆讓庫裏亞做決定的時候,庫裏亞隻能接下攻打烽火星的任務。
隨後,庫裏亞才知道,烽火星上的人類軍團是數百個,而不是數十個。
由此,庫裏亞更加堅信了之前的猜測,即庫圖姆利用這個機會打壓他,甚至有可能會借機除掉他。
隻是,庫裏亞已經沒有別的路能走了。
對他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打下烽火星,不給庫圖姆對付他,甚至是鏟除他的理由。
必須承認,庫裏亞確實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官。
雖然隻有一百多歲,但是跟那些活了幾百年的戰王相比,庫裏亞指揮矽魅軍團作戰的才能一點都不差。要不然,他也無法成為庫圖姆手下攻占恒星係最多的戰王,更別說成為這場戰爭中最受矚目的戰王。
在搞清楚了人類軍團的兵力之後,庫裏亞製訂了分四步走的進攻方案。
按照他的安排,首先讓先頭部隊登陸烽火星,通過試探性的進攻,搞清楚人類軍團的防禦部署。在此之後,再安排大部隊發起進攻,在烽火星上建立登陸場,並且通過正規作戰消耗掉人類軍團的戰鬥力,至少得打掉人類軍團的銳氣。在找到人類軍團的弱點,特別是防禦部署上的漏洞之後,才讓主力軍團重點攻打某一地點,爭取控製部分地區,為接下來的全麵進攻打下基礎。如果到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滅人類軍團,就把全部矽魅軍團派上戰場,跟人類軍團決戰。
庫裏亞的這番部署,可以說是揚長避短。
要知道,他手裏有幾千個矽魅軍團,隻是統帥這些軍團的隻是戰王,而沒有庫圖姆那樣的頂級戰王。跟守衛烽火星的人類軍團相比,兵力眾多是庫裏亞唯一的優勢,因此他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說白了,庫裏亞隻是一個戰王,而且是一個年輕的戰王,戰力不算強悍。
至於其他戰王,就算有幾個比他厲害,也好不到哪裏去,最多跟人魁戰士相當。庫裏亞已經知道,守衛烽火星的是楊屹統帥的人類軍團,而楊屹手下有很多人魁戰士,甚至有地魂戰士。如果織星族提供了支持,比如派遣女武士協助楊屹,那麼在烽火星上還有比地魂戰士更強大的存在。
正是如此,庫裏亞才覺得這是庫圖姆用來對付他的陷阱。
當然,庫裏亞並不笨。
按照他的部署,前三步走得都很順利。雖然遭受了不小的損失,率先登陸烽火星的先頭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而第二批出動的軍團也是傷亡過半,還有犧牲了很多戰王,但是在第三批矽魅軍團成功登陸烽火星之後,順利攻占了兩座軍營。更重要的是,庫裏亞通過這幾場戰鬥摸清楚了人類軍團的防禦部署。
在站穩腳跟之後,庫裏亞調整了進攻計劃,沒有立即發動第四輪進攻。
關鍵就是,他的擔憂已經得到證明,在烽火星上確實有實力強悍的女武士,而且這些女武士都有太空戰機。更重要的是,人類軍團在丟失了兩座軍營的時候,並沒損失掉這兩座軍營的全部兵力。也就是說,另外兩座軍營裏的人類軍團的兵力密度更大,而且肯定針對之前的戰鬥調整了防禦部署。
倉促發動進攻,結果絕對不會好到哪裏去。
在戰力強悍的女武士的威脅下,必須集中足夠多的兵力,才有取勝的可能。
為此,庫裏亞決定在全部矽魅軍團登陸烽火星之後,再發動進攻,利用巨大的兵力優勢一舉攻下兩座軍營。
雖然這會耽擱一些時間,讓他無法在一個月之內打下烽火星,但是隻要一舉得手,肯定能在三個月內完成任務。再說了,庫裏亞也從來沒有指望在一個月內完成任務,能在三個月內打下烽火星就不錯了。
隻是,在過去半個月內發生的事情,遠遠超出了庫裏亞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