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沈誠聞與俄蒂絲在敵後戰場上的發現已經證明了這個猜測。
短短幾日,矽魅大軍就向東方大陸與西方大陸運送了上千個軍團,而且以每天上百個軍團的速度增兵。按照這個速度,最多隻需要一個月,矽魅大軍的全部兵力,也就是大約六千個軍團就將全部登陸烽火星。
顯然,以人類軍團的兵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戰勝六千個矽魅軍團。
為此,玉陽提出主動發起反擊。
雖然沈誠聞支持他的提議,傑克遜也沒表示反對,俄蒂絲更是積極,但是方誌成堅決反對,而且明確提到,玉陽隻是司令部參謀長,無權做出這樣的決定,而且他隻聽從楊屹下達的命令。
當然,方誌成也不是針對玉陽。
在這個問題上,方誌成說得很清楚。通過特偵大隊與女武士衛隊的敵後戰鬥,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矽魅大軍的指揮官並沒放鬆警惕,早就為迎接人類軍團的反擊做好了準備。在兵力本來就不夠,而且防禦部署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發動反擊,就算沒有遭受巨大損失,也必然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說得嚴重一點,如果反擊失敗了,那麼矽魅大軍肯定會趁機發動進攻。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兵力,所以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南方軍營、還是北方軍營都不可能頂住矽魅大軍的進攻。
更重要的是,敵人遲遲不動,也與此有關。
說白了,在攻守易勢的情況下,矽魅大軍能夠充分利用防禦的有利條件來消耗人類軍團的有生力量。
隻要矽魅大軍的統帥稍微有點頭腦,就會以守代攻。
問題是,方誌成並沒有提出一個有效的應敵對策。
就這麼拖下去?
顯然,拖得越久,局麵對人類軍團就越不利。別說一個月,哪怕隻是半個月,在數千個矽魅軍團登陸之後,人類軍團也必敗無疑。顯然,這種僵持局麵對矽魅大軍有利,必須設法改變。
可是,怎麼改變?
反擊行不通,還有什麼辦法?
在玉陽的提議被方誌成否決之後,沈誠聞提出,把戰兵集中起來,發動一次針對矽魅大軍戰將與戰王的突襲行動,通過消滅矽魅大軍的戰將與戰王達到打擊敵人,讓敵人喪失進攻能力的目的。
按照沈誠聞的分析,特偵大隊有數百名官兵,還能從二十個主力軍團中抽調出大約一千名擁有原能轉換器,也就是戰兵實力的軍官。雖然方誌成手裏沒有特偵大隊,而且他帶來的軍團中也沒有多少軍官擁有原能轉換器,但是至少有數百戰兵。如果把俄蒂絲的女武士衛隊算上,那就更加強大了。用沈誠聞的話來說,數千名戰兵同時發動攻擊,哪怕無法全殲登陸的矽魅軍團,也能重創敵人。隻要抓住機會,就能幹掉很多戰將與戰王,說不定能夠以此扭轉整個局麵。
隻不過,方誌成同樣沒有答應。
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在所有戰兵都去襲擊敵人的時候,誰來指揮軍團,誰來守衛兩座軍營?
沒錯,還有幾百萬官兵,不過全都是普通軍人。
更重要的是,人類軍團在密切關注矽魅大軍的一舉一動,難道矽魅大軍就沒有監視人類軍團?
在發現人類軍團裏的戰兵全都參與了反擊之後,敵人會坐失良機?
到時候,別說發動全麵進攻,哪怕隻是讓一名戰王統帥十個軍團,就能輕而易舉的打下一座軍營。
別忘了,除了已經登陸的矽魅軍團,還有更多的矽魅軍團沒有登陸。
也就是說,在發現這個機會之後,矽魅大軍根本不需要動用登陸的軍團,可以用還沒有登陸的軍團發動進攻。
顯然,不管有多少戰兵,也不可能對矽魅艦隊構成威脅,也就無法應付來自矽魅艦隊的攻擊。
用方誌成的話來說,沈誠聞的這個提議更加瘋狂,更加行不通。
到這個時候,玉陽已經想到。雖然方誌成沒有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也沒人能夠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十多天下來,玉陽也是無計可施。
其實,不隻是他,其他所有人都一樣,而且大家有相同的想法,即楊屹在出關之後能夠率領大家戰勝困難。
可以說,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楊屹身上,而且相信楊屹閉關就是為了找到戰勝敵人的辦法。這不僅僅是信任,更是沒有條件的支持。也隻有像沈誠聞、傑克遜這種死心塌地的追隨楊屹的部下才會相信,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遇到多強的敵人,不管局麵多麼凶險,楊屹都不會讓他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