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禍水東流(1 / 2)

收複殖民星係的行動進行得很順利,而且不隻是第三戰區。

短短幾天之內,九個戰區先後發布了捷報。因為軍部沒有就出兵做出決定,所以九個戰區都明確提到,它們派出去的軍團是在當地民間抵抗組織的協助下收複了失地,而且民間抵抗組織做出的貢獻更加重大。如此一來,民間抵抗組織成為了收複失地的功臣,而九個戰區隻是提供支援。

雖然這讓民間抵抗組織搶了風頭,但是掌控大局的依然是九個戰區。

隻是,並非所有殖民星係的行動都是一帆風順。

除了第三戰區,其他幾個戰區也遇到了意外,而且情況如出一轍,派出去的船隊沒有到達目的地,而船隊運載的軍團也是下落不明。更重要的是,發生意外的船隊全都是派往其他戰區轄區內的殖民星係。

也就是說,九個戰區都認為是其他戰區在搞鬼。

更要命的是,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九個戰區司令官都不是很清楚。

雖然在開戰後不久,人類聯邦的殖民星係就先後淪陷,九個戰區根本沒來得及完成部署調整就與轄區內的殖民星係失去了聯係,但是別忘了,在每個殖民星係都有隸屬於戰區的警備部隊。這些部隊在平時的主要工作是維持殖民星係的秩序,相當於警察,而在戰爭時期則負責守衛殖民星係。

按照軍規,殖民星係的駐軍必須與駐地共存亡。

也就是說,除非收到上級指揮機構下達的命令,不然各個殖民星係的駐軍必須與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從駐軍指揮官到最基層的士兵,別說逃離駐地,哪怕隻是擅自脫離崗位都犯了叛國罪。

因為軍部與九個戰區都沒能及時調整部署,所以在各個殖民星係淪陷的時候,當地駐軍大多留了下來。雖然肯定有人因為怕死而逃走,但是駐軍的大部分官兵留了下來,抵抗入侵的強敵。

不隻是一個或者幾個殖民星係,而是在幾乎所有殖民星係裏麵都有由駐軍領導的,而且以駐軍官兵為主力的抵抗組織。因為無法與家園星係取得聯係,所以很多駐軍官兵轉變成了民間武裝人員。結果就是,各個殖民星係裏的民間抵抗組織跟駐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援軍到達後,這些抵抗組織大多都順利回歸所在的戰區,並且接受戰區司令部領導,隨後就會被改組成戰區下屬的作戰部隊。也正是如此,各個戰區才把收複殖民星係的主要功勞送給了當地的民間抵抗組織。

其實,問題也就出在這裏。

在矽魅大軍撤退之前,因為無法跟軍部、聯邦當局與戰區司令部取得聯係,所以各殖民星係的駐軍隻能各自為戰。為了抵抗強大的敵人,幸存下來的駐軍官兵隻能跟當地民間力量聯合行動,並且發動民間人員加入抵抗組織。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清楚外麵的情況,也就不知道敵人已經開始撤退。也就是說,如果他們遇到了來曆不明的軍隊,比如其他戰區的軍團,未必會將其當成援軍。此外,這些民間抵抗組織的核心是駐軍官兵,而駐軍官兵都隻向所在戰區效忠。如果遇到其他戰區的軍隊,而且意識到這些軍隊不是來幫助他們,而是來占領他們的殖民星係,衝突就不可避免。更要命的是,因為無法順利溝通,所以很有可能導致局勢失去控製。

也就是說,九個戰區司令都無法肯定不是自己戰區的駐軍襲擊了其他戰區的軍團。

當然,就算知道,他們也不會承認。

其實,這也不是當時最重要的事情。

雖然在短短幾天之內,九個戰區都收複了一些殖民星係,還“幫助”其他戰區收複了一些失地,但是仍然有大量殖民星係在敵人手上,而且這些殖民星係隨時都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哪怕這些殖民星係都不是很重要,不過沒人敢否認其對人類聯邦的意義,畢竟這些殖民星係都是人類聯邦的家底。如果失去了這些殖民星係,就算人類聯邦還存在,也不會像以往那麼強大。如果考慮得更長遠一點,那麼這些殖民星係的存亡甚至將決定人類聯邦在銀河係聯盟的地位。

如果連轄區內的殖民星係都保不住,人類聯邦還有什麼好指望的呢?

收複失地的行動才剛剛開始,遠沒到結束的時候。隻是,在九個戰區陸續控製了那些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殖民星係之後,由軍部出麵,采取統一的行動來收複那些仍然被敵人占領的殖民星係,也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

說白了,九個戰區之前沒能在出兵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就是在這上麵。現在,那些主要的殖民星係已被控製,可以說是木已成舟,塵埃落定,而且人類聯邦出兵收複失地的行動已經開始,矽魅大軍必然采取行動,不會給人類軍團更多的時間。既然剩下的大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殖民星係,那麼由軍部出麵組織九個戰區采取行動,不但效率更高,也能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至於如何劃分這些殖民星係的管轄權,也不是什麼問題,至少九個戰區司令不會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殖民星係爭得不可開交。如果因此失去民眾的支持,就算爭到了幾個殖民星係也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