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隻有極少數人知道星魂女皇的準確到達時間,但是織星族出兵參戰,星魂女皇親自披掛上陣的消息早就傳開了。此外,織星族軍團將在什麼時候到達,並不是無跡可尋,也就算不上秘密。
最明顯的跡象,就是矽魅大軍的進攻行動。
在家園星係的外圍防線淪陷,人類聯邦人心惶惶的時候,矽魅大軍卻沒乘勝進軍,除了攔截試圖逃離家園星係的飛船,矽魅大軍沒有采取其他任何行動,甚至沒有進行騷擾,連試探性進攻都沒有。
原本還打得如火如荼的戰鬥就這麼停了下來。
很快,就有人想到,肯定是織星族軍團即將到達,在感受到了威脅之後,矽魅大軍才停止了進攻。
隻是,聯邦當局沒有發布任何消息,所以跟織星族軍團有關的全是傳聞。
不是聯邦當局刻意保密,而是聯邦當局還沒有在跟織星族結盟的問題上做出決定。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現在能夠拯救人類聯邦的隻有織星族,如果星魂女皇統帥的織星族軍團沒有到來,那麼要不了多久,矽魅大軍就將占領家園星係,人類聯邦將因此敗亡,但是在某些人看來,根本用不著跟織星族結盟。在這些人眼裏,就算沒有結盟,織星族依然會出兵參戰。更重要的是,星魂女皇率兵親征,不是為了拯救人類聯邦,而是為了保護織星族的核心利益。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人類聯邦戰敗,織星族也會遭受慘重損失,絕對不可能從中獲得半點好處。
再說了,織星族軍團即將到達,星魂女皇總不能因為沒有簽署同盟條約就帶著織星族軍團撤回去吧。
持這種觀點的,還不是少數。
在此之前,也就隻有第三戰區在積極推動跟織星族結盟,其他八個戰區都沒表態,全都在觀望。哪怕派楊屹去迎接星魂女皇,也隻是緩兵之計,畢竟在當時包括隱靈族在內,銀河係聯盟的其他文明都沒有就參戰表態,而且銀河係聯盟議會否決了戰爭提案,並沒有立即進行戰爭動員。說得簡單一點,先讓織星族軍團參戰,減輕戰爭壓力。要不要結盟,那是另外一件事。不管怎麼說,星魂女皇不可能強迫人類聯邦與織星族結盟,更不可能用帶來的織星族軍團脅迫人類聯邦。
正是如此,在跟織星族結盟的問題上,聯邦當局並不積極。
到了現在,連展瑞麟的態度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很簡單,主導跟織星族結盟的不是展瑞麟,而是楊屹。
雖然楊屹沒有在家園星係,無法參與結盟談判,而且以楊屹的身份,也沒資格參與結盟談判,但是織星族的援軍是楊屹找來的,而且楊屹跟星魂女皇的私交很不錯,就算楊屹沒有在場,沒有參與談判,星魂女皇也會把他當成結盟對象,絕不會把那些根本不認識的聯邦官員當成值得信任的盟友。
也就是說,跟織星族結盟,第一受益者是楊屹。
有了織星族的支持,有了星魂女皇這座大靠山,楊屹還需要其他人的支持,還需要其他靠山嗎?
答案顯而易見,任何人都能想到。
此時,站在展瑞麟的立場上,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關鍵不是楊屹跟星魂女皇的關係,而是楊屹沒有跟隨星魂女皇返回家園星係,而是去了烽火星。
其實,在林鳳回到家園星係之後,展瑞麟就察覺到了麻煩。
隨後,林鳳在聯邦議會提到,楊屹去了烽火星,並且打算在那裏抵抗入侵的敵人,為最後的勝利奮戰,展瑞麟立即就想到了織星族,想到了星魂女皇,想到了那支能夠扭轉戰場局麵的強大軍隊。
說白了,楊屹憑什麼認為能夠守住烽火星?
以展瑞麟的頭腦,不難想到,隻要織星族軍團到達,還有其他文明的援軍,戰局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不隻是庫圖姆,其他頂級戰王都會為了保存實力,率領統帥的矽魅大軍撤退,至少是暫時規避。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多矽魅大軍湧向烽火星,就算沒有從烽火星撤回北阿爾法星係,也肯定會占領烽火星,為撤退做好準備。其實,這正是楊屹前往烽火星的原因。隻要能夠控製烽火星,堵住這條航線,堵住矽魅大軍的主要撤退路線,從而達到圍殲矽魅大軍的戰略目的。隻要成功了,不但能一舉收複失地,還能夠大幅度加快戰爭進程。甚至可以說,隻要在烽火星打一場漂亮仗,人類聯邦就能在織星族的支持下發動戰略反擊。
做為第三戰區司令,人類聯邦的元帥,展瑞麟不可能不看不出楊屹的企圖。
問題是,守住烽火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