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雷淩族的曆代皇帝一樣,萬羅戰皇以統一整個銀河係聯盟為最終目的,而且是由雷淩族來完成統一。
問題是,在萬羅戰皇登基稱帝的時候,雷淩族並不是銀河係聯盟的霸主。
當時,銀河係聯盟最強大的文明是織星族。雖然雷淩族也是頂級文明,而且擁有足以跟織星族媲美的強悍實力,但是爭奪皇位的那場內戰,對雷淩族在銀河係聯盟的地位與影響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萬羅戰皇剛剛座上皇位,別說對其他文明,即便在雷淩族內部也做不到一言九鼎。
所幸的是,這一局麵沒有維持多久。
在萬羅戰皇登基後不久,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爆發。
這場戰爭不但讓人類聯邦成為了北四區的霸主,也成就了萬羅戰皇,讓雷淩族成為了銀河係聯盟最強大的文明。
戰爭爆發後,萬羅戰皇堅決反對立即參戰,而且理由充分,即銀河係聯盟沒有為這場戰爭做好準備,即便是七個頂級文明也沒有完成戰爭動員,如果貿然參戰,隻會消耗掉本來就十分有限的兵力。
當然,這也是事實。
結果就是,在萬羅戰皇的主導下,七個頂級文明達成一致,由隱靈族出麵為當時最有希望的人類聯邦提供支持,而且隻是有限的支持,即以情報為主,利用人類聯邦爭取到完成戰爭動員的時間。
雖然後來發生的事情多多少少超出了萬羅戰皇的預料,特別是肖問天出山,率領人類軍團進駐燈塔星,在此堅守五十年,但是總體局麵沒有太大偏差,銀河係聯盟在這五十年裏完成了全麵戰爭動員,包括七個頂級文明在內,組建起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力,獲得了發動反擊所必須的資本。
當銀河係聯盟發動反擊,並且不斷的取得重大勝利,萬羅戰皇的威望也不斷提升。
到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結束的時候,萬羅戰皇已經是銀河係聯盟的最高統帥,雷淩族也成為了銀河係聯盟最強大的文明。因為在戰爭中的不作為表現,特別是沒能及時派遣軍團參與前期的決定性戰役,織星族的威望遭到沉重打擊。當然,這也與萬羅戰皇有關,即為了打擊織星族,萬羅戰皇早就跟天聖皇聯手。做為條件,雷淩族不會插手人類聯邦的事情,而天聖皇則保證支持萬羅戰皇在戰爭期間的所有決策。很明顯,兩者都希望通過聯手來瓦解織星族的霸權地位。
可以說,織星族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輸家之一。
等到織星族的女皇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因為沒能及時出兵,織星族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做出的貢獻並不大。其實也與人類聯邦有關,即人類軍團一馬當先的充當了戰略反擊的急先鋒,而在此之前的幾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這個角色一直由織星族扮演。結果就是,等織星族的軍團趕到的時候,人類軍團已經在戰場上取得了關鍵勝利,也就沒有了織星族軍團發揮作用的舞台。人類聯邦因此成為北四區的霸主,而織星族則因此喪失了在銀河係聯盟的霸權地位。
隻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再怎麼衰落,織星族都是銀河係聯盟的頂級文明。
雖然在不久之後,織星族的上一代女皇就因為在戰爭中的錯誤決策而遭到罷黜,最終鬱鬱而死,織星族的霸權地位也被雷淩族取代,但是織星族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特別是在星魂女皇登基之後,通過加強與傳統盟友的關係,織星族在銀河係聯盟的地位得到提升,再次具備了跟雷淩族分庭抗禮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隱靈族為了自身的利益,跟織星族走到了一起,共同對抗雷淩族。
對此,萬羅戰皇完全無法接受,卻不得不接受。
顯然,隻要隱靈族跟織星族聯手,不管雷淩族有多麼強大,也不可能統一整個銀河係聯盟。哪怕擁有絕對的實力優勢,萬羅戰皇也不敢貿然發動針對兩個頂級文明的戰爭,因為這必然會讓銀河係聯盟四分五裂。
問題是,隻要這種局麵持續下去,萬羅戰皇就絕對無法統一銀河係聯盟。
能夠改變這種局麵的是戰爭,而不是和平。隻有當戰爭再次爆發,萬羅戰皇才能獲得統一銀河係聯盟的機會。
正是如此,早在數百年前,也就是天聖皇一意孤行的支持人類聯邦稱霸北四區,表露出了跟萬羅戰皇分庭抗禮的念頭之後,萬羅戰皇就開始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而且知道這是整合銀河係聯盟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