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渣星並不大,半徑還不到三千公裏。
在經過了長達兩百年的,毫無節製的瘋狂開采之後,礦渣星幾乎被掏空,簡直就像一個巨大的馬蜂窩。因為在資源完全枯竭之前就被廢棄,所以沒人了解礦渣星的內部結構,沒人知道通往星核的礦洞有多少。隻有一點能肯定,礦渣星上有很多足以讓流影艦這樣的小型戰艦通過的礦洞。
當初,為了獲得寶貴的資源,礦工用巨型鑽探設備在礦渣星上打出了很多直接通到星核的礦洞,而且隨著資源開采的速度加快,這樣的礦洞越來越多。因為礦藏分布不均勻,所以礦洞不是筆直向下,而是蜿蜒曲折。在挖出了礦脈裏的礦產後,這些礦洞又相互連通,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地下迷宮。
隻不過,這些礦洞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主要就是,在開采的過程中,為了安全起見,礦工加強了礦洞,使其能夠承受星球內部的巨大壓力。不然的話,這些遍布礦渣星內部的礦洞所產生的結構缺陷,在很早以前就導致礦渣性崩塌了。
當然,這些礦洞十分巨大,足夠讓流影艦隨意進出。
在礦洞裏穿行了十多分鍾,“星海”號才減慢了速度。
這次,楊屹沒有讓十艘流影艦一同行動,而是分頭尋找進入礦渣星內部的礦洞,然後在礦渣星內部會合。當然,楊屹也明確告知其他流影艦上的女武士與軍官,如果情況與他預料的不一樣,就各自逃亡。
指揮艙內,一副巨大的星球內部結構圖正在逐漸完善。
在進入礦渣星的時候,包括“星海”號在內,十艘流影艦都放出了小型探測設備,主要就是搞清楚礦渣星的內部結構。不管怎麼說,要想安頓二十個軍團,並且讓二十個軍團展開戰鬥需要一處巨大的空間。就算楊屹的判斷沒錯,雷淩族的艦隊在到達之後會在礦渣星上建造前進基地,也會駐紮在地麵,而不會深入礦渣星的內部。道理很簡單,這座前進基地的主要價值是支持艦隊,而雷淩族艦隊裏有很多大型戰艦,無法進入礦渣星內部,也就隻能把基地建在星球表麵。
其實,這是楊屹製訂的戰鬥計劃的最為關鍵的先決條件。
簡單的說,隻要隨同艦隊行動的雷淩族軍團進駐礦渣星,楊屹製訂的作戰計劃,或者說是設想才能成為現實。
如果雷淩族軍團沒有進駐礦渣星,那麼楊屹的設想就隻是設想。
這就是,隻要發現楊屹他們藏在礦渣星裏麵,萬羅戰皇肯定會摧毀礦渣星,甚至摧毀整個紮格星係。
至於在礦渣星上建設前進基地,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當然,隻要沒有被雷淩族艦隊發現,隻要萬羅戰皇認為礦渣星有價值,隻要在這裏建設前進基地,一切都好說。
不管怎麼說,萬羅戰皇顯然不可能下令消滅雷淩族的軍團。
正是如此,楊屹才決定首先藏起來,而且藏在礦渣星裏麵。等到雷淩族艦隊到達,派遣軍團到礦渣星上建設前進基地,楊屹帶來的二十個軍團就有了用武之地。到時候,跟雷淩族軍團交戰,大家都在礦渣星上,萬羅戰皇再狠辣,也不可能下令摧毀礦渣星,隻會動用一切力量消滅礦渣星上的敵人,也就得花費不少時間。因為後方不穩固,而且沒有可靠的前進基地,所以就算主力艦難以派上用場,萬羅戰皇也未必會把艦隊派走。再說了,楊屹手上有十艘流影艦,能讓萬羅戰皇投鼠忌器。說得簡單點,在地麵軍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萬羅戰皇必然會把艦隊留下來。隻有消滅了楊屹他們,或者是把投入礦渣星的軍團撤出來之後,萬羅戰皇才有可能把艦隊派往別的戰場。
顯然,隻要楊屹他們纏住了雷淩族的軍團,隻要堅持下去,就能達到牽製雷淩族艦隊的目的。
當然,這一切的先決條件是萬羅戰皇決定在礦渣星上建設前進基地。
對此,楊屹反到不是很擔心。
這就是,在這附近,至少是幾十光年的區域內,紮格星係是唯一的無主之地,而且礦渣星臭名遠揚。
如果要在這附近藏匿一支龐大的艦隊,紮格星係是最理想的選擇。
雖然以雷淩族的先進科技,有的是辦法把一支艦隊藏起來,比如讓艦隊呆在可以長期維持的空間通道裏麵,但是要想讓艦隊做好戰鬥準備,以及完成其他戰前準備工作,就必須設置前進基地。簡單的說,必須得讓艦隊回到宇宙空間裏麵,也就需要一個可以藏匿艦隊的地方,最好是一個無人問津的恒星係。
毫無疑問,紮格星係是最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