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分批撤離(2 / 2)

他這麼做,不是相信真的能夠活著離開南巴卡星,也不是相信有人會來救助他們,而是為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道理很簡單,隻有希望能夠讓南巴卡星上的軍民在麵對強大的敵人時還能奮勇作戰。如果沒有希望,發現不管是奮勇作戰、還是怕死避戰,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就算最勇敢的民兵恐怕也很難堅持住,更別說在過去幾個月裏打退矽魅大軍的數十次進攻,在身邊的同伴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之後,依然還在跟敵人戰鬥,依然相信隻要堅持下去就能戰勝強敵。

需要希望的,不隻是其他民兵,也有玉陽。

顯然,玉陽是在自欺欺人。

當然,不管怎麼說,玉陽做的前期準備在這個時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然撤離行動不會如此順利。

到了當天晚上,第二批運輸飛船到達。

這次,到來的依然是速度較快,但是運載能力稍差的中小型飛船,而且以快速運輸飛船為主。

在和平時期,這些快速飛船主要用來運送具有時效性的貴重貨物。別說一百多艘,即便隻是一艘,也十分昂貴。顯然,也隻有玉家才有能力調集這麼多快速飛船,並且讓這些飛船同時到達南巴卡星。

天亮前,第二批船隊的一百多艘飛船順利起飛。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的撤離行動更加順利。

當然,為了以儆效尤,民兵抓了幾個典型,並且移交給軍方,然後以叛亂罪,當眾執行死刑。

因為運載能力較強的中型飛船更多,而且飛船的數量也更多,所以這次總共運走了五十多萬平民。準確說是五十多萬成年婦女,每個婦女至少帶了兩個孩子,有的帶了幾個,因此實際撤離的人員在兩百萬左右。

雖然是第一批的十倍,但是相對於需要撤離的人員來說,兩百萬連零頭都不到。

等到第三批飛船到達,來到撤離區,等待撤離的平民已經超過了一億,還有更多的平民正從各地趕來。

一億人聚集在一起,是個什麼概念?

別的不說,對組織撤離的民兵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雖然玉陽增派了人手,楊屹也讓沈誠聞把特偵大隊的官兵全都動員了起來,但是撤離區的局勢依然失去控製。在第三批飛船降落之後,一些人員為了登上飛船,不顧警告,強行衝擊民兵的防線,由此引發騷亂。雖然肇事者受到嚴懲,但是很多無辜平民受到波及,數萬人因此喪生。

顯然,鎮壓沒有任何作用。

在與楊屹商量之後,玉陽安排民兵又開辟了九處撤離區,並且讓第四批到達的飛船分別前往這些撤離區。雖然增加撤離區,使得組織難度大為提高,但是分散了人員,局麵也就更加容易控製。

接下來幾天,隨著到達的飛船越來越多,民兵又開辟了幾十處撤離區。

第七天下午,第十批,也就是最後一批飛船到達。

這次,到來的全都是大型飛船,還有幾艘是客船,能夠接走一千萬人。隻是,相對於滯留在南巴卡星上的平民來說,一千萬根本不算多。要知道,之前的九批飛船總共隻接走了大約四千萬平民,而南巴卡星上有二十億居民。就算把最後撤離的一千萬人算上,每四十個平民中才有一個幸運兒。再退一步,把那些沒有算在人員名單中的兒童算上,有幸登上飛船的該率也不到十分之一。此外,並非人人都有資格參加抽簽,因為隻是需要優先撤離的人員就在五千萬以上。

這是最後一批飛船,也是最後的機會。

雖然玉陽沒有公布相關消息,以免爆發騷亂,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多人都認識到這是最後的機會。

其實,也沒什麼秘密可言,因為負責領航的流影艦隻有一艘了。

沒有流影艦領航,這些飛船就算飛出了南巴卡星的大氣層,也不可能順利到達由玉家控製的恒星係。要知道,這些都是民用飛船,隻能在參數齊全的跳躍航線上飛行,並沒有獨自航行的能力。

消息走漏,局勢頓時失去了控製。

雖然大部分民兵留了下來,但是麵對成千上萬的平民,還是絕望的平民,根本控製不住局勢。

還好,楊屹留在最後,沈誠聞等特偵大隊的官兵全都留在最後。

數百名戰兵出手,就算無法控製住局勢,也能阻止暴走的平民靠近飛船,讓飛船能順利起飛。

看到那些絕望的平民,楊屹心裏很不是個滋味,可是他也沒有辦法。

這就是戰爭,殘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