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特星,一顆看似普通,卻有著重大價值的星球。
這顆不是太大行星原本是克裏特人的母星,而在四千多年前,憑借有利的位置,以及這條通往西部大區的航線,克裏特人建立起了北四區最輝煌的文明,也是北四區實力最強大的文明,而當時的人類聯邦擁有的隻是家園星係,別說在銀河係聯盟裏麵,即便在北四區也沒有多少發言權。
時光荏苒,四千多年過去了,克裏特人早已成為曆史,而人類聯邦卻成了北四區僅存的文明。
至於克裏特星,也早就成了人類聯邦的殖民地。
隻是現在,這顆星球,以及所在的恒星係早已被矽魅大軍占領。
其實,這個恒星係並不大,除了克裏特星,其他的都是氣態巨行星,可供開發與利用的小行星與衛星也寥寥無幾。這也正是克裏特人迅速衰亡的關鍵所在,即克裏特星、以及所在的恒星係實在太小了,不但資源匱乏,連生存空間都嚴重不足。雖然克裏特人依靠地利建立起了發達的商業文明,克裏特人曾經富甲一方,連頂級文明都十分羨慕,但是這種沒有根基的文明不但難以長久,更不可能在強敵環視下發展壯大。可惜的是,克裏特人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晚了。
克裏特星附近,一座巨大的太空要塞正逐漸成形。
嚴格的說,那不是一座太空要塞,而是一顆從附近牽引過來的小行星,直徑大約有五百公裏。
當然,把小行星或者類似的天體改造成太空要塞是矽魅聯盟的一慣做法。
因為有地龍這種變態的矽獸,所以對矽魅聯盟來說,把一顆小行星改造成太空要塞需要的隻是時間。
隻是,在改造的過程中,依然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資,特別是能源。
簡單的說,用地龍改造小行星,首先就得確保地龍的生命力,也就要讓被改造的小行星始終處在高溫之下,即適宜地龍生存的溫度,因此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而且得由其他戰艦提供。通常情況,矽魅聯盟會留下一支小規模艦隊,除了提供能量,還能保護正在做改造的要塞,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隻是現在,要塞附近有成千上萬艘艦船,顯然不是一支小規模艦隊。
這些艦船中,有十多艘直接連接到要塞上,向要塞提供能量,使要塞內部始終處於熔融狀態。其他艦船大多集中在一起,隻有少數小型戰艦在四處遊弋,看上去像是負責警戒的巡邏艦。
隻不過,這些艦船中隻有很少一部分,大約十分之一是戰艦,其他的都是軍用飛船。
當然,矽魅聯盟的戰艦與飛船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謂的戰艦,隻是配備了適合進行太空戰的武器,而軍用運輸飛船的內部空間更大,能容下成千上萬的矽魅戰士,或者是以百萬噸計的物資。因為矽魅聯盟的艦船都是活著的矽獸,所以任何時候,隻要需要,任何一艘戰艦都能轉變成運輸飛船。在配備上必要的武器之後,運輸飛船也能轉變成戰艦,隻是戰鬥力少為差一點罷了。這種靈活多變的存在方式賦予了矽魅艦隊極大的戰術靈活性,不過也限製了其戰鬥力。
就算全都是運輸飛船,這支艦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盯著投影屏幕上的圖像,楊屹眉頭緊鎖。
“星海”號還在克裏特星的恒星係外麵,離特裏克星有數十億公裏,圖像信號來自駐軍部署的小型探測器。遭到矽魅大軍攻擊之前,林烈勳就在恒星係裏外部署了大量很難被發現的小型探測器,以便能及時發現進犯的敵人,免得遭到突然襲擊。在特裏克星淪陷之後,因為與控製中心的通信中斷,所以這些小型探測器進入了休眠狀態。雖然矽魅大軍占領整個恒星係,有先進的探測設備,但是在廣袤的宇宙空間裏找到這些籃球大小的小型探測器,也算得上是大海撈針。
有了這些小型探測器,楊屹他們就不用冒險進入恒星係了。
“那不是一座普通的要塞。”
聽到這話,楊屹回頭朝走過來的林烈勳看了過去。
“不隻是要塞,還是一座基地。看到那些運輸飛船了嗎?”林烈勳朝聚集在一起的那些飛船指了一下。“雖然外觀上沒什麼區別,但這些全都是運兵飛船,也就是登陸艦,並非運送貨物的飛船。”
楊屹眉頭緊鎖,不大明白的看著林烈勳。
“別忘了,克裏特星係就這麼大,沒有多少值得開采的資源。此外,這裏到家園星係有上千光年,有必要在這裏建造一座太空要塞?就算為了守住航線,也可以直接在克裏特星上建造軍事基地,沒有必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建造太空要塞。”林烈勳稍微停頓了一下,“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是一座用來培養訓練矽魅戰士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