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晚來一步(1 / 2)

為了避免遭到原能黑洞波及,在飛出了綠星所在的恒星係之後,“暗影”號進行了一次短距離空間跳躍。因為受到幹擾,所以跳躍距離不能太遠。按照林鳳的吩咐,阿倫將跳躍出口選在了鄰近的恒星係。

藍星!

這是一顆十分美麗的星球,也是獨門族唯一的殖民星球,還是其所在恒星係中唯一的行星。“藍星”這個名字就來自其獨特的環境,即藍星表麵百分之九十為海洋,隻零星分布著一些麵積不大的島嶼。因為獨門人是陸生生物,並不適合在水中生活,所以移居藍星的獨門人不是很多。

事實上,獨門族並不重視這顆星球。

藍星原本屬於另外一個文明,隻是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這個文明的本土星係遭到攻擊,遭受了滅頂之災。雖然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結束後,因為是藍星的實際控製者,人類聯邦開發藍星的計劃,但是藍星離獨門族的本土星係更近,離人類聯邦的家園星係有數百光年,加上獨門族也在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以及很多高級文明覺得應該遏製人類聯邦的擴張勢頭,所以在戰後不久,銀河係聯盟議會將藍星交給獨門族。名義上由獨門族托管,實際則是獨門族的殖民地。

其實,這件事情激發了獨門族與人類聯邦的矛盾。

很簡單,對獨門族來說,藍星沒有多少價值。雖然有著豐富的水資源,但是獨門人並不喜歡藍星上的環境。至於其他資源,對獨門人來說更加是可有可無。當然,人類聯邦看中的也不是資源,而是藍星獨特的地理位置。這就是,藍星離綠星很近,可以以藍星為基礎開辟一條新航線。說得直接一點,在控製了藍星之後,從家園星係通往南阿爾法星係中心區域的生命航線上就多了一種選擇。到時候,就算沒有綠星,人類聯邦的飛船也能以藍星為中轉站飛往南阿爾法星係中心區域。很明顯,隻要有了藍星,人類聯邦就不再需要處處看獨門族的臉色。

當然,銀河係聯盟議會的決議隻是一條導火索。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銀河係聯盟議會的決議在為了遏製人類聯邦的擴張勢頭,但是在當時沒有人認為這是問題所在。道理很簡單,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人類聯邦獲得的利益遠遠超過其他文明,甚至不比頂級文明少多少。別的不說,人類聯邦一舉成為北四區僅存的碩果,由此成為了北四區事實上的統治者。因為擴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下無法消化掉所有勝利果實,所以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結束之後,即便在人類聯邦內部也有很多人認為應該有所收斂。

如此一來,在絕大部分人看來,銀河係聯盟議會的決議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問題是,就算人類聯邦需要收斂,也不能由此喪失希望。

這就是,人類聯邦隻是暫時停止擴張,而不是永久。在消化掉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的勝利果實之後,人類聯邦要想繼續發展就得向外擴張。很明顯,越過格林尼治隕石帶前往北阿爾法星係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人類聯邦隻能向南擴張,也就是前往南阿爾法星係的中心區域。

事實上,這也是人類聯邦五千年來,無數代領袖的共同理想。

按照象限,南阿爾法星係被分成了七個大區,每個大區由根據實際情況劃分成數量不等的小區。人類聯邦所在的北四區,隻是北部大區的一個小區,而北部大區又是七個大區中最荒涼的一個。

雖然人類聯邦的家園星係隻是北四區裏麵的一個恒星係,而且北四區也隻是北部大區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相對於另外的六個大區,特別是中心大區,北部大區所擁有的恒星係簡直少得可憐。

要知道,任何一個文明,哪怕是頂級文明,要想發展壯大都需要資源,而能夠被利用的資源幾乎全都集中存在於恒星係裏麵。也就是說,隻有控製了足夠多的恒星係,才能獲得發展所需的資源。

當然,一個恒星係所包含的資源與其規模、也就是大小有直接關係。

說得簡單一點,一個擁有數顆恒星、數以百計的行星、以及數量眾多的小型星體的恒星係所擁有的資源遠遠超過了一個普通的恒星係。控製一個大型恒星係所獲得的利益,比控製一個普通恒星係多得多。

問題是,大型恒星係隻存在於南阿爾法星係中心區域,也就是中心大區。

可以說,在中心大區,一些規模巨大的恒星係裏麵所擁有的資源超過了北四區所有恒星係的總和。也正是如此,包括隱靈族在內的七個頂級文明才盤踞在中心區域,隻有少數幾個高級文明在獲得了頂級文明的承認與接受之後,才在中心大區獲得一席之地,其他文明根本別想染指中心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