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食物中毒的對策研究
預防醫學
作者:張敏利 張瑞娟
【摘 要】由於食品中毒狀況會導致重度病人傷殘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我國的醫療衛生體係一直非常重視食品中毒的預防工作,並把食品中毒的治療放入了國家衛生疾病應急的範疇。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筆者所工作的城市的具體的食物中毒的報告的案例進行總結分析,將各種食物中毒病人的具體病症具體的進行分類整合處理,並根據具體的調查結果進行對預防食物中毒的對策的研究說明。
【關鍵詞】預防;食物中毒;對策
在衛生部剛剛公布的《2011年、2012年重大食物中毒情況》表明,截至目前為止,最容易出現人民群眾大規模食品中毒事件的地方就是集體食堂,其次是路邊的餐館。針對這樣的情況,很有必要對目前發生在集體食堂和餐館的食品中毒時間進行分析整理,對導致食品中毒事件的關鍵點進行控製,盡可能的做好對食品中毒事件的預防工作。
1 研究預防食物中毒的對策的參考資料
1.1 研究預防食物中毒的資料來源
本文選取的研究預防食物中毒的資料來源是來自筆者所在城市的衛生監督管理所所提供的每年該市的食物中毒患者的年度報表。而相關的患者的社會地位、經濟基礎狀況、人口數量等基礎的相關資料則是來自於筆者所在城市的統計局的統計公報。
1.2 研究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根據具體的食物中毒患者的食物中毒病症所病發的時間、病發的場所、患者的致病因素等相關資料的統計整理。具體的統計資料來源於對每一個食物中毒患者的中毒病症進行相關的現場調查。
2 研究預防食物中毒的對策的結果
2.1 列舉食物中毒發生情況
筆者所在的城市在2009-2012年之間一共報道了食物中毒患者數量45起,中毒人數704人,每年的食物中毒現象的發生概率約為每十萬人產生約一起,這幾年來食物中毒的發生概率有下降的趨勢。在這45起食物中毒案例之中,集體食堂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就占據了其中的37起,其次就是相關的飯店等場所。每年的食物中毒現象大部分集中發生在夏秋兩個季度。
2.2 舉例說明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
經過對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因素的科學研究和分析,最後得出,在這些食物中毒案例之中,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微生物細菌類的食物中毒,其次是食物中毒患者使用了有毒的動植物,而以前廣泛流傳的化學品中毒和真菌類中毒則很少發生。
2.3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的具體分類情況
根據對調查結果的分類統計,筆者發現,在食物中毒患者裏麵,因為使用動物肉類食品而引發的食物中毒情況占據了最大的比例,再這45起食物中毒案例裏麵,因為使用動物類食品而中毒的食物中毒患者就占據了40起,中毒人數也達到了672人。而因為使用了植物類食物而導致食品中毒的患者則少了很多。
3 根據調查結果簡述如何預防食物中毒現象
3.1 簡述食物中毒事件產生的原因3.1.1 路邊餐館食品安全衛生隱患多
目前,由於許多的集體食堂並不具備相關的人員聚餐活動所具備的自主加工能力,許多的人員聚餐活動的視頻采集都是在外麵進行的,或者是在外麵買入食品,亦或者是直接在路邊餐館吃飯。但是,很多的人民群眾就會忽略對路邊餐館衛生許可證的觀察,更多的想到的是哪一個路邊的餐館的價格比較便宜實惠,這樣就導致人民群眾很有可能吃到的是衛生條件不過關的食品,這就大大的提升了食品中毒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3.1.2 食堂就餐人數多導致安全隱患增加
在許多的企事業單位或者學校裏麵的集體食堂裏麵,由於企業或者學校的人員數量過多,而且相對應的就餐時間也很集中,這就很有可能發生集體食堂的供應就餐的能力滿足不了大量人員的就餐需要的情況的產生,這也就導致了很多食品安全隱患的潛伏。根據我國衛生部剛剛公布的《2011年重大食物中毒情況通報》及《2012年重大食物中毒情況通報》裏麵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兩年之間我國衛生部所收集到的食品中毒事件調查資料之中,各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的集體食堂是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最多的地方。3.1.3 就餐地點衛生狀況不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