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見到鄧愈這幅模樣,張世華長歎一聲,便也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收服此人了。
故而對著左右親衛擺了擺手,對其吩咐了一聲“給鄧將軍一個全屍”後,便也就頭也不回的帶人離去了。
……
“大王,有道是三戶之內,必有忠義。浙西朱元璋此人雖然不仁,但卻也是擁眾十數萬的一方諸侯,其部下有一兩個忠義之士,倒也不足為奇。大王您也不必因此放在心上。”
看到張世華因此顯得有些悶悶不樂,極其懂得察言觀色的趙子玉,便也就不由這般對著張世華道了一句。
“行了,不此事了。爾等現在就正式向本王一,此戰我軍的斬首、傷亡和俘獲數目吧。”
到底也是身經百戰,見證生死無數。
故而在趙子玉言罷之後,顯得有些不能釋懷的張世華很快便也就找回了自己的狀態,開始了與部下們商議正事。
“啟稟大王,此一戰我軍斬首四千五百三十二,俘獲八千六百五十三。自身傷亡失蹤的將士,則是三千四百三十餘。現如今,吳軍在大龍窩的水師兵馬已然盡數被我軍擊潰了。
而吳軍所駕馭的大大數百艘戰船,則也盡數成為了我軍的戰利品。不過因為吳軍徐達、廖永忠兩人當機立斷走的及時,卻還是被其帶走了上萬兵馬,然後向北逃去了。
而據此番情況看來,徐達、廖永忠他們此番定然是帶兵逃亡了太平路最後一城——當塗城。據我軍探子密報,吳軍在當塗也留守了近萬兵馬,而今在加上徐達他們所領的殘部,兵力估計能增長到二萬人。
不過數戰連敗,吳軍那邊定然也沒有多少士氣可言了。想來隻要我軍大軍壓境,攻破當塗,不過也就是一件易如反掌之事。”
“好!”
對於趙子玉這樣一番有條有理的話,張世華聞言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傳我軍令,讓大軍立即開進蕪湖城,然後諸部立即整合兵馬,等到三日之後,便就兵發當塗。”
“是,臣等領命!”
……
“諸君,現如今楚賊已然破我蕪湖,兵臨當塗。而寧越紹興等南部兵馬,則因徽州之敗,而被賊子盡數牽製在了建德路不得北上。諸君或是我家人,或是我智囊,卻不知對此,可有何破敵之策?”
沒兩日,吳軍在蕪湖兵敗的事情便就傳到了金陵。
而聽到這樣一個消息,即便朱元璋也不禁為之大驚失色。楚軍兵馬雖強,可有徐達這樣的大將和數萬精銳的吳軍兒郎,朱元璋不禁以為,即便結局在怎麼壞,徐達堅持數月半載定然也是不成問題的。
可萬萬沒有想到楚軍的火炮竟然犀利到了這等程度,江麵之上,己方水師竟然被其攻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以至於即便勝陸上,江上卻還是這般輕而易舉的被楚軍擊潰。
這著實不禁讓朱元璋為之驚懼。
從起義到如今,他征戰南北數年之久。約束部下,強調軍紀,拉攏士族;有奉行朱升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之計。在一片強敵環繞之中,奮力博下了這樣一片基業。
本以為有此基業在手,即便不能問鼎下,逐鹿中原,當也可效仿三國東吳,割據一方,成王霸之功。
但卻不成想,麵對與之相鄰的張世華,自己竟然這般不堪一擊。
‘難道命真的就不在自己,自己命中就該為他人霸業路上的墊腳石,空歡喜這一場!’
對此,朱元璋為之困苦一夜,但最終卻還是鼓起了鬥誌。
‘自己廝殺鏖戰多年,水裏來火裏去,何曾見過什麼命,又何曾有過什麼奇跡。今日之所得,那個不是自己一刀一槍拚殺得來的。雖自己也不強求建立漢祖、光武那樣的霸業,但還不容易從棋盤中跳出成為一執棋之人,又怎甘心再入棋盤,成為他人手中一棋子,連生死也皆由他人一念而決。蕪湖慘敗,折損精銳數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