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體育館綠化設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1 / 2)

高校體育館綠化設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探索與爭鳴

作者:趙毅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本文以肇慶市技師學院體育館前綠地設計為例,結合實際情況,論述了職業技術學校體育館綠地在設計時應遵循的指導思想及原則,更深一步講述景觀、內涵、意境等抽象要素在設計中的體現,營造一個有特色的校園園林美。

關鍵詞 職業技術學校 體育館前綠地 指導思想 原則

學校肩負著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個人成長、成材的搖籃,校園環境也理所當然應為培養學生成材創造好的外部空間。校園環境應體現“動力”和“活力”的特點,有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動力”是指環境應緊緊抓住學生的特點,形成正麵的引導;“活力”是指環境風格應清新明快、色澤鮮明、富有時代感。

一、校園體育綠地設計的指導思想及原則

(一)立足實際,突出功能實效性

體育館前綠地作為學生課外活動的場所,特定的因素和使用主題決定了環境的基本特點。作為總體環境的一部分,校園體育綠地除了滿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實效性值得我們關注。如肇慶市技師學院體育館前的綠地,其主要功能是疏散人流,故以開敞的空間設計為主;次要功能則是為學生提供休憩、遊玩的空間。所以在設計時注重空間的分隔,在平麵布局上注意分析,立足實際,創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樣性空間,做到開敞空間與私密空間之間的過渡,真正達到美觀、實用。

(二)注意立意,突出環境感染力

“有意無景,形同說教;有景無意,格調不高”。中國古典園林非常講究意境美,現代社會也公認園林藝術與科學相結合,設計常追求“神儀在心,意在筆先”和“情因景生,景為情造”。體育館是供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場所精神,而景觀元素是表達這種積極向上、富有朝氣和帶有啟迪性環境氛圍的素材,創造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環境是校園休閑綠地設計的目標。故體育館前綠地在設計時應從構思立意入手,根據主體建築及周圍環境進行設計。廣場的主體雕塑為三麵的立體雕塑,形似展開雙臂的巨人,主體雕塑采用不鏽鋼材料,基座采用紅色水磨石材料,形體簡潔、堅實、挺拔。其向上拍展之勢,宛如迎接賓客之意,其大鵬展翅之勢又寓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振翅高飛,其意與主體建築相符。產生積極作用的環境氛圍,使莘莘學子從環境中也能受到啟迪,從而激發他們立誌成材的信心和決心,創造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環境氛圍。

(三)簡潔明快,突出時代性

從表現形式看,環境以清新自然、尺度宜人為佳。設計時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宜簡不宜繁。宜樸素大方、色彩明快、構思巧妙,從造價上來說也比較經濟,可行性強。同時考慮服務對象的要求,設計時還應注意體現時代特征。運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和材料體現主題,顯現現代的風格。肇慶市技師學院體育館休閑綠地的設計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在廣場設置了多個方柱花盆,並呈軸線分布,更具有軸線感和層次感。綠地中心設置了中心花壇和三個模紋花壇,豐富人們的視覺。綠地四周還設計了四個西式涼亭,采用透光的有機玻璃纖維及不鏽鋼製成,仿佛廣場的兩對翅膀,既可供人休憩,又自成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