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黨90周年對外報道的思考(1 / 2)

重點話題

作者:韓鬆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時代,不尋常的年份。全世界都在觀察中國的新動向。而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責任也在黨。隨著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的到來,這必然是一個焦點話題。做好建黨90周年報道,應該將其置於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大背景下,既用好中央給予主流媒體的政策和支持,也認識到我國與兩方在傳播能力上的差異和意識形念的鴻溝。另外,隨著十八大臨近,在大局上要妥善把握。同時也要注意今年是蘇聯解體20周年。再就是,“十二五”開局,經濟形勢更具有複雜件。所以,建黨90周年的對外報道,既重要,又敏感,任務艱巨。我認為,通過我們的報道,應該向世界傳遞出信息,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消除外界對我黨“對內一黨專製”、“對外威脅世界”等的歪曲認識。

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焦點話題

我們要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正在為建立一個理想社會而不懈奮鬥,而這正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好理想。為此,黨帶領人民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曆史的選擇,是最適合中國的道路,應該得到世界的尊重。我黨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造福百姓作為最大的追求。它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的實際問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特別是改革開放取得了非兒成就,大量事實證明社會主義具有巨大生命力。中國正在找到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路徑。我黨踐行科學發展觀,全而建設小康社會,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正在出現,這是人類曆史上沒有過的巨變。另外。還要說明,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中國,對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總之,中共領導下的中國,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發展問題,這樣一個大國的崛起,不僅在中國自己五千年的曆史上,而且對世界,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應把建黨90周年的報道,置於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下。人類文明至今經曆了網個大階段,從漁獵、農業文明,到工業、信息文明。哪一個更根本更重要?經濟基礎和生產關係,說到底由生產力決定,因此,技術社會形念才更重要。不管哪個社會,都要經曆這個階段,進入工業、信息社會。不管哪個製度,是為實現生產力發展而服務的。中國已建立社會主義,但還沒實現工業化,基本上還是農業社會,53%是農村人口。一個農民國度,與工業現代社會相比,很多方麵差距很大。所以,要說清楚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性,讓世界理解,雖然中國已是世界第:大經濟體,但生產力總體水平低,特別是人均。而且發展不下衡,差別很大。這是中國共產黨做決策的出發點。

突出報道的新聞性

我們做建黨90周年的對外報道,是為了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創造好的輿論環境。由於不合理的傳播秩序的存在,兩方對我黨有大量歪曲報道。我們要有鬥爭,有回應,但又不能一概板起麵孔,搞論戰式報道。同時,建黨90周年的報道,也不能搞成對外界輸出中國模式的說教,製造出“中國威脅論”的把柄。建黨90周年的報道,對內會掀起成就報道的高潮。對外來講,講成就,同時還要講挑戰和問題。也就是說,要遵照外宣“三貼近”(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的原則開展報道。特別是,要按新聞規律辦事,突出建黨90周年報道的新聞性。 我覺得,有這樣的一些新聞,可以在策劃報道選題時參考:

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主張和動念。這是外界特別關注的。建黨90周年,這方麵的報道會有很多。我們要做好中央有關紀念活動的報道,做好領導人講話的報道。這類新聞比較程式化,對外報道特別是英文報道,在全麵準確的同時,要多從國際視角來考慮,增加解讀和背景。

二是結合一些重要的新聞節點來報道建黨。今年有兩會、兩藏和下解放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加入世貿組織10周年等。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幾個節日,也都是報道的時機。這裏麵,要注意與辛亥革命報道的銜接。中國近代以來160年的曆史證明,雖然無數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但各種主義都實驗過了,都不能成功,最後隻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報道上,要注意引用多方麵的材料,新鮮的材料,不是自說自話、說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