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除受到行業自身特點和基礎條件製約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與管理政策調整。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國黃金行業處於一個封閉的狀態中,包括黃金地質儲量、黃金產量、國家儲備、使用分配等信息都是保密的。隨著黃金產量逐年增長,特別是國家外彙儲備量快速升高,我國於1982年解禁黃金飾品銷售,2001年取消了黃金“統購統配”管理體製,隨後,足金飾品、金精礦、金塊礦和金銀產品價格全部放開。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麵開放。由此,黃金逐漸走近社會大眾,黃金投資在中國迎來了全新開端。
所以對大多數中國百姓來說,關注和了解黃金相關知識,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而西方黃金市場的誕生與發展,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曆史,加之工業革命的推動和金本位製的洗禮,他們對黃金應用操作及流通交易的研究要比我們深刻的多。黃金與我們的生活已越來越近,從完全陌生到有所認識,我們亟待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
策劃出版這本小冊子,目的就是盡可能係統地介紹黃金特性、曆史、生產、交易、應用等相關知識,以幫助讀者對黃金有更多理性認識。然而由於作者實際能力和文章篇幅製約,書中所提及的各類話題,大多隻反映了實際現象的某個局部和側麵,雖有一定的特色和普及意義,卻難以包羅現實客觀所覆蓋的全部內容。另外,書中有些篇章對某些話題的論述還顯褊狹,對個別大家特別關注的熱點問題的闡述也顯深度、力度之不足。因參考資料獲取渠道所限,書中所涉及的大量動態數據和發展狀況描述,有些已顯陳舊,個別還欠準確。諸如此類的欠缺,謹望讀者明鑒,也請有識者指正。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是一本通俗性、介紹性讀物,所涉及內容大都屬於公知領域,散見於已經公開的檔案和發表的各類作品中,我們所作的隻是資料收集、內容甄別、邏輯梳理和係統整合,雖然大量反映了編者的認識和觀點,但卻非原創,書中某些章節、段落的表述與他人作品有雷同之處也在所難免,因工程量龐大,對所引用資料難以一一標注並鳴謝,還望相關機構、作者見宥。
王寶學先生曾長期在大型國營黃金礦山工作,並有大量反映黃金的文學作品及影視作品問世;王少冗先生當年則是專職黃金行業報道的記者,對宏觀情況和局部細節的了解都相當深刻,還是中國黃金學會會員。二位博學之士的鼎力相助,彌補了我的許多不足,使此書得以順利付梓,在此謹致衷心謝意。
王學文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