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六百五十五、臨別禮物(1 / 2)

白靜若發現班裏麵出現了一個現象,臨近畢業了,哪怕是平時不怎麼說話同學都開始互贈臨別禮物。

因為大家都是學生也大多沒有太多的零花錢,大家互贈的禮物也都是一些市場上的小工藝品。

送回禮物大家還要帶著幾分不舍和幾分對未來憧憬,互相在對方的留言簿上留言。

大家故作老成地簽上諸如祝某某同學前程似錦,鵬程萬裏諸如此類的祝福語,然後在下麵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大名,仿佛在做一個了不得的大事一樣。

白靜若也收到了別的同學送的禮物,總不能不好意思不贈別人吧。

正在她為這事有些煩惱的時候,她的同桌、好友兼這三年初中生活的移動小秘書李薔薇知道她最嫌麻煩,直接幫她解決了這事。

帶著她一起去城西的批發市場,批發了一批小東西作為回贈同學的臨別紀念。

白靜若連連誇她有生意頭腦,李薔薇隻是笑笑,也許她骨子裏真的繼承了她父母的經商頭腦吧!

李薔薇的父母在她剛滿一歲的時候,就把他托付給當時剛剛從中學教師崗位上退休的外公,然後去b市打拚了。

兩個人白手起家,從一架賣水果的三輪車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b市已經躋身上層人士了,聽說他們的公司已經準備上市了。

他們在事業穩定後多次想把李薔薇和她外公接到b市生活,但外公不願意離開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故鄉。

而李薔薇和外公一起相依為命十幾年,可以說是外公一手把她帶大的。

現在外公年紀漸漸大了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她又怎麼可能拋下自己最親的外公而去b市。

李父李母見她一再堅持也不再強求,與比她小五歲的弟弟一起在b市生活,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t市。

雖然家庭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李薔薇從小在外公的教育下要勤儉節約,是以本著能省則省堅決不多花一分冤枉錢的原則。

周末李薔薇與白靜若兩個人相約,一起去城西批發市場批發了送給同學的畢業禮物。

男生一律一本筆記本,女生則每人一個卡通相冊,除了她們自己,全班其他三十八個人,人手一份。

她們倆個則在考試完的第二天,一起去影樓拍了一套閨蜜寫真,那個年代還不叫寫真,隻是叫藝術照。

在t市這個二線城市裏,所謂藝術照也就是隨意地在嘴唇上抹上口紅,擦點胭脂。

然後站在照相館的攝影室裏,拉下不同背景的幕布下按照照相師的指導僵硬擺上幾個當時自認為洋氣的姿勢,照上幾張相片。

那時候還沒有數碼相機,隻有膠卷,也不能修圖,照相照得好不好看有時真的要看運氣。

而且因為是要照完一卷膠卷才一起衝洗照片,所以相片當時也不能取,要過一個星期後才能拿到相片。

白靜若和李薔薇照完相後,懷著忐忑的心情離開了照相館,是人是妖一個星期後才能見分曉了。

回去的路上,白靜若說到時候她要選一張最好看的相片,送給她家小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