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我國國標舞的產業化趨勢(1 / 3)

芻議我國國標舞的產業化趨勢

文化傳播與教育

作者:蘇穎

摘 要:本文根據國標舞的市場需求和文化內涵,分析其產業化趨勢,典型案例選取每年7月在深圳舉行的“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具體探討國標舞所帶來的產業效應,同時,聯係黑池舞蹈節和阿根廷探戈產業的運作模式,試圖為我國國標舞產業化發展尋找對策。

關鍵詞:國標舞大賽;運作模式;產業化;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J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4-0154-03

國標舞,全稱國際標準交誼舞(Ballroom Dancing),又稱“體育舞蹈”,是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流傳的男女雙人舞蹈。國標舞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係列十個舞種。其中,拉丁舞分為倫巴、恰恰、桑巴、鬥牛和牛仔五個舞種;摩登舞分為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維也納華爾茲五個舞種。每年的7月份,深圳都會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國標舞界的焦點,因為一年一度的“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固定在這個月舉行。在這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裏,來自全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對選手彙聚深圳,前來參加比賽。近年來,深圳的國標舞開始出現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初步形成了以賽事為核心,帶動周邊產業共同繁榮的運作模式。

一、國標舞產業化發展潮流

體育市場的發展需要有較為完善的交通、通訊、媒體、餐飲、酒店、服裝、場地等服務係統作為保障;反之,體育市場的繁榮將對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一般而言,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經濟的推動作用表現為:影響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城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帶動餐飲酒店零售業繁榮,刺激廣告、房地產的迅速成長,激勵體育產業的發展。而它對城市社會的推動作用表現為: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就業,提高民眾凝聚力,帶動城市軟環境的建設[1]。國標舞是舞蹈藝術與體育運動的結合,有人稱之為“體育舞蹈”。作為一項大型競技賽事,國標舞的賽事與當地經濟、文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在世界範圍內呈現出產業化的發展趨勢,形成了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國標舞產業鏈。

(一)英國“黑池舞蹈節”與賽事城市經濟

對於世界上所有國標舞的愛好者而言,“黑池”是他們心中向往的舞蹈殿堂。截止2013年,“黑池舞蹈節”已經成功舉辦了88屆,成為世界國標舞活動之聖地。黑池是英格蘭中北部的布萊克浦小城,每年5月底,世界國標舞高手彙集於此,爭相追逐國標舞界的最高榮譽。在布萊克浦,行走於街上的行人也會下意識地合著周圍小店傳出的音樂節拍舞動身體。整個城市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舞池。

如今,“黑池舞蹈節”已不僅僅是一個舞蹈賽事,更是一個節慶活動,包括比賽、論壇、會議、講座、產品交易、人才交流等眾多環節。除了為期7天的國標舞錦標賽以外,還有大師班課程、世界性國際標準舞會議、舞蹈服裝及舞蹈用品彙展等。國標舞產業的發展給布萊克浦當地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舞蹈服裝展一項,其經濟效益就非常可觀,即使是一件用不到三尺材料的拉丁舞女選手服裝也動輒上千英鎊。布萊克浦的劇場王後大廳裏可以容納上千觀眾,二樓靠後排的座席一天的票價要30英鎊。舞蹈節期間絡繹不絕的客源,使得街頭巷尾的家庭旅館和快餐店無不爆滿。除了前往參賽的選手,舞蹈節期間,城市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觀眾前往觀看比賽,旅遊觀光。

“黑池舞蹈節”擁有自的官方網站,相關的比賽信息、門票訂購、往屆賽事資料、賽事期間的餐飲住宿以及各類國標舞知識都能到其網站上查詢。通過互聯網,舞蹈節實現了全球範圍的傳播。黑池國標舞公開賽由最初的地方性、地域性賽事,上升為國家性乃至世界性的比賽,並與當地的地域文化和產業經濟緊密聯係在一起,以其獨特的舞蹈比賽形式影響著這個小小城市的發展軌跡。

(二)阿根廷探戈產業

阿根廷探戈發源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區,集音樂、舞蹈、歌唱和詩歌於一身,是阿根廷的“國粹”之一,已經成為一項收入可觀的文化產業。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卡米尼托”街上,各種與探戈相關的舞廳、酒吧、電影院、劇院、工藝品店、餐廳、旅店、書店琳琅滿目,而且幾乎到處都滲透著探戈舞的文化特色。

近年來,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係列保護措施和扶持政策,促進探戈產業的發展。再加上探戈演出團體的頻繁出訪與巡演,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一股“探戈熱”,打響了阿根廷探戈品牌的知名度。有種說法認為,在一定範圍內,它甚至可與美國的可口可樂品牌相媲美。據統計,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各個探戈秀場、餐廳和酒吧,每晚有3000人左右觀看探戈表演,其中70%的觀眾是外國遊客。由舞蹈演員、樂手、影音產品、書籍及布宜諾斯艾利斯著名的探戈晚餐秀餐廳等等構成的阿根廷探戈產業鏈,每年在全世界創造出超過20億美元的價值,而阿根廷每年從中得到的回報是1.8億美元,相當於阿根廷葡萄酒和其他酒類產品出口創彙的總和。探戈產生的經濟價值,推動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探戈產業,反過來又保護了探戈這種舞蹈藝術和賽事形式。

(三)“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的產業效應

長期以來,我國的舞蹈活動多是依靠政府文化事業經費的支持,參與慰問、慶典、宣傳交流等形式的非商業性演出,甚至在舞蹈表演活動中也僅處於伴舞的從屬地位,由此導致舞蹈作品的編排大多隻為完成規定的任務,甚少考慮演出市場和觀眾的需求,尤其缺乏獨立成長的市場機製。改革開放以來,自負盈虧的機製引入演出機構,推動了舞蹈市場的改革[2]。舞蹈藝術在市場營銷和社會營銷理念的激勵下,成為促進中國舞蹈產業化發展的動力。國標舞自從進入中國以來,就在探索著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目前,中國的國標舞市場消費人群已經超過3000萬,其中少兒培訓市場的發展速度不可小覷。深圳的經濟條件和人口基礎,使其具備了發展國標舞產業的潛力,而“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已經在實際從事這樣的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