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用雙腳跨越落實的絆腳石(1 / 2)

落實不是一個口號,喊完便作罷。

落實不是一種想法,思索完就結束。

落實就是一種行動,用自己的雙腳去實現。

在落實中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苦難,這就需要我們鼓起勇氣,大踏步往前走,用雙腳,用行動去跨越種種絆腳石,走向成功。

誇誇其談、意誌薄弱等等都是落實的絆腳石,跨過絆腳石的最後的辦法就是邁開雙腳,行動起來。

奧格·曼狄諾是美國一位成功的作家,他常常告誡自己:“我要采取行動,我要采取行動……從今以後,我要一遍又一遍、每一小時、每一天都要重複這句話,一直等到這句話成為像我的呼吸習慣一樣,而跟在它後麵的行動,要像我眨眼睛那種本能一樣。有了這句話,我就能夠實現我成功的每一個行動,有了這句話,我就能夠製約我的精神,迎接失敗者躲避的每一次挑戰。”

汗水就是行動,行動就是努力邁開雙腳。在任何一個領域裏,不努力去行動的人就不會獲得成功。就連凶猛的老虎要想捕捉一隻弱小的兔子,也必須全力以赴地去行動,不行動、不努力就捕捉不到兔子。

“說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計劃最終必然要落實到行動上。隻有行動才能縮短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隻有行動才能把理想變為現實。

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動,更要去邁開雙腳,去行動。隻會羨慕別人,不去邁開雙腳的人,成功對於他們隻是南柯一夢。哲人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才是最聰明。”

在一本書裏我看到這樣一段描寫:“那鐵門鑰匙早就在他的腳邊,而這時的他已無力起身開門。高大的巨人就這樣被活活困死於牢中。”仔細想想,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正像描寫中的巨人那樣,其實本來都備有自我解救的鑰匙,很多時候卻是自己把它給遺忘了,事實是這把鑰匙一直就在身邊,那就是“腳踏實地去落實”。

很多人都會把失敗歸結於種種客觀的原因,什麼機遇不好,不被重視。捫心自問,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眼高手低了,是不是沒能戰勝自己的惰性,沒有真正地行動起來。落實,即落到實處,那麼怎樣落到實處呢,還是得靠行動,靠自己的雙手和雙腳。

如果不去行動,那麼這些本可以輕易搬動的石頭會永遠在農場裏成為障礙物,看來,很多的事情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落實才知道可不可以成功。

昔時孟子打了這麼一個比方,有一個大力士力可舉鼎,可他為什麼舉不起一根羽毛呢?原因就在於他自己不想去做。這樣沒有行動的大力士,即使有比羽毛輕百倍、千倍的東西,他也絕不會舉得起來的。為什麼呢?

略一沉思,你會明白孟子這個比方的道理:做一件事情,隻要開始行動,就算獲得了一半的成功。

很多人都為東周列國200多年的戰爭感到困惑,怎麼沒有一個明主將它一統起來呢?放棄談事物的發展規律,那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分封的諸侯王沒有行動。

德雷克說過:“行動才是果實,言詞不過是樹葉。”要想收獲果實,不付諸實際行動是不行的。

成功始於落實,如果沒有落實,再美麗的夢想都等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