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大山
第二章神秘的筆記本
這是個漂亮的殲滅戰,沒有一個敵人漏網,圓滿地完成了消滅這股殘匪的任務。部隊受到了剿匪總部的記功嘉獎,全團的指戰員都很高興,一片喜氣洋洋。總部決定在團駐地召開授獎表彰大會,總部首長派了副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作為他們的代表來授獎,並且帶來了總部文工團做慰問演出。一時間駐地戲台高搭,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比過年都熱鬧。
慶功會上許多幹部戰士都立了功,按傳統方式胸前十字披紅戴上了大紅花,功臣們坐在功臣席上接受剿匪總部首長的祝賀和授勳,佩戴軍功章。立功喜報是要寄回家的,這是父母、兄弟、妻兒甚至親屬鄰居都沾光的光榮事兒,作為軍人這是一份特殊的榮耀,人人都盼著能寄給親人這樣一份尊貴的禮物。全團的人都樂嗬嗬地沉浸在幸福和歡樂之中……
李海波也和全團的同誌們一樣,麵帶笑容喜不自勝。這次戰鬥他榮立二等功,被授與戰鬥英雄稱號。二等功可不簡單,沒有特殊貢獻是絕對拿不到這個功的,全團也隻有兩名。這枚軍功章掛在誰的胸前,他會立刻就招來全團乃至於全軍的,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戰友們的尊重與愛戴的目光。那感覺,隻有掛奨章的人才會深有體會,隻可神會不可言傳。
慶功會是要演出文藝節目的,總司令部《戰友文工團》的慰問演出台子搭在村裏的打麥場,這是最高等級的慰問演出,是一年到頭也未必能享受一回的。會餐後,全團指戰員們以連為單位列隊進入會場,一坐下來就“拉歌子”,這個連唱完一支歌那個連唱;那個連唱完了又拉回這個連唱。雖然是互相拉歌子,其實都想自己的連隊多唱幾支歌,因為這時候是自我表現的最佳機會。整個會場就是個比賽場,比誰的歌子多,比誰的歌子唱得好,也比誰的嗓門大。人們盡量把音調壓得很低很低,憨聲憨氣的,似乎這就是把歌子唱“藝術”了。借以在文工團的姑娘們麵前表現一下自己。能在姑娘們麵前表現一下自我,那是年輕小夥子們很覺快慰的事兒。
拉歌子拉到高潮,兩個連隊甚至三、四個連隊同時高歌起來,弄得會場歌聲、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李海波沒去演出會場,他溜回到團部作戰室。作戰室隻有一位值班的作戰參謀,其它人都去看演出了。
團部是全團的指揮中心,平時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全團的活動中心,團部是知識份子、文人集中的地方,衛生隊是女同誌多的單位又是團的直屬,像慶功會這樣文化底蘊很濃的活動,團部是最受戰士們注目的,也是女同誌和文化人們最能表現自己的機會,所以團部就成了戰士們“拉歌子”的主要“攻擊”對象,他們唱了一支又一支,越唱越起勁兒。
衛生隊的醫生劉玉鳳和一群護士、護理員坐在一起,大概是工作習慣,護士們總是團團圍在她的身旁,唱歌也是被護士、護理員們緊圍著。
緊挨著衛生隊的是團部作戰科,作戰科的參謀們是清一色的小夥子。不知什麼原由,團裏無論什麼集體活動,諸如團首長作時勢學習、政治報告啦,戰鬥動員誓師大會啦等等,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挨著坐在一起,這種時候是衛生隊的姑娘們最興奮的時刻;也是作戰科的小夥子們眼睛最不夠用的時刻……姑娘們也比平時更愛說愛笑,嘰嘰嘎嘎地像群小鴨子;有的卻是默默不語,紅潤著雙頰丟岀幾個讓人不明白的目光。小夥子們的興奮就多種多樣了,最顯著的特點除了忘我的高興就是忘記了他們的科長;科長總是坐在隊伍屁股的那個位置,看著他的部下傻嗬嗬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