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穀之戰(1 / 2)

……李海波說:“火,是人升的,有火必有人,毫無疑問”

“那是。”小劉疑惑地說:“也許是山村的老百姓,也可能是砍柴的樵夫啊!”

“也可能是逃竄中的匪徒嘛!”李海波說。

“不一定。”另一位戰士小張揺揺頭說:“匪徒點火幹什麼?再說了,他們敢嗎?白天有煙、夜晚有光,他們就不怕暴露目標?依我看說不定是打獵的。”

“你說的有道理,按常規他們是不能生火的,敵人蠢就蠢在這兒,他們以為早已甩掉了我們的追擊,可我們偏偏就在他們的屁股後麵。”李海波說,“你瞧這一眼望不到邊的樹林子,密不透風,鑽進去就沒有影兒了,煙跡和火光也傳不出多遠。人不吃飯不行,光吃生的也不行,升火也是出於必須,也是無奈呀!”

“嗯。”小劉勉強點點頭:“首長,你說怎麼辦?”

“撲上去。”李海波說:“不管他老百姓也罷、樵夫也罷、獵人也罷、還是逃匪也罷,總歸有煙火就有人,是我們追蹤了兩天唯一的線索,絕對不能放過。”

說著二人從望遠鏡裏測準方位和距離,滑下大樹朝那山坳奔去……常言說,看山累死馬,何況是望遠鏡中看到的!李海波三個人不顧疲勞,半跑半顛地奔了兩三個小時才到了林子邊兒。

鑽出林子,眼前是一個山坳,山坳的開闊處有幾處人家,向陽的一麵山坡上是幾片收獲過的包穀地和兩塊尚未收獲過的洋芋地。

李海波三個人見了眼前這情景,心裏涼了半截,不用說,那股青煙也是跟這幾戶人家的誰有關係。

李海波也很沮喪,掰著手裏的一截樹枝兒仔細觀察著山村四周。小山村很平靜,細聽沒什麼大動靜,似乎能聽到村裏的雞鳴犬吠之聲。沿著對麵的山坳往上看,那裏有一片樹林,嫋嫋的青煙便是從那裏冒起來的。

李海波不死心,朝小劉和小張一揮手說:“走!看看去!”

戰士小劉勉強站起身,垂頭喪氣地提著槍跟在李海波身後。

李海波回頭瞅了小劉一眼,厲聲地命令道:“注意警戒!”

小劉以為有了情況,立刻警覺起來,緊張地端起衝鋒槍,三個人成戰鬥隊形向小樹林摸過去。一縷青煙已曆曆在目。

靠近小樹林觀察了一陣沒有任何動靜,李海波便朝一堆燃燒後的灰燼走去。這堆灰燼燃燒後顯然被人為熄滅過,由於山地的腐殖質物太厚,死灰複燃才冒起了青煙。

李海波向灰燼旁看了一眼,便警覺了起來,立刻端平了手中的二十響,命令:“警戒小樹林!”

三個人重新把小樹林搜索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情況才又回到篝火旁。李海波指著火堆旁被破壞了的三腳架和掩埋過的火堆說:“敵人曾在這兒駐足休息過,而且時間還不短。”又走到一處被揉搓過的草皮前,自言自語地說:“敵人在這兒睡了覺,他們逃得太累了,不得不休息。”

李海波繞著灰燼察看了一圏兒,指著丟棄物和遺跡繼續說:“這夥敵人不多,是兩個人,而且是軍官!”他分辨著灰燼旁的腳印:“這是兩個軍官的皮鞋留下的印跡,因為士兵穿膠鞋,土兵穿草鞋,隻有軍官才穿皮鞋。他們在這兒吃了兩隻雞和燒洋芋。他們搶了或者是偷了山村裏的雞和洋芋。”李海波回憶著剛才察看山村的情景,“他們沒有過分騷擾這個小山村,怕的是暴露目標,偷了老百姓的雞和洋芋,當然,他們不得不入戶偷了隻砂鍋!”李海波不禁啞然失笑,“生吃活雞那味道是不怎麼可口的。唔,他倆倒是會享受,偷了人家一隻砂鍋不僅吃了肥雞還喝了美味的雞湯!”

“逃亡的路上有雞湯喝倒也不錯!”小劉聽李海波對敵情的分析不由地插話取笑說。

李海波又撥撥火堆:“這火熄滅的時間不算太長,敵人還沒逃出多遠。”

“首長,我們到下麵那個小山村裏去了解了解情況吧,問問有沒有看見過敵人?”小張建議地說。

“不,不能。”李海波擺了擺手,“不要驚動老百姓,這裏還沒解放,老百姓對我們解放軍還不了解,容易產生誤會,山裏的老百姓被土匪都害得怕了。”

“那怎麼辦?”小劉問。

發現了敵人的蹤跡,追擊的目標確定了,李海波更有了信心,說:“小張回去,聯絡部隊增援,並向團首長彙報我們追擊敵人的情況,這麼兩個敵人我和小劉對付得了。”李海波又說,“立即吃些幹糧,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