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日,稀稀落落的小雨帶起淡淡的煙霧,將青麓山籠罩其間。
在煙霧稀疏的山麓處卻是顯露出一座道觀來。
此時,道觀中,一位約有十六七歲,麵容清秀的小道士正在院中練習道家罡步。隻見他腳步沉穩,勢若青鬆,每一步都會在地上留下不淺的印記。
半時辰後,小道士收功站立,身上有白氣升騰,就地在院子中的水井處打了盆涼水,然後用涼水洗了把臉,做完這些小道士精神一振,隨後向道觀一處偏殿走去。
偏殿內供奉著一尊靈位,小道士來到偏殿,轉身將偏殿大門關上,點了三株線香,在香爐上插好,對著靈位拜了三拜,隨後盤坐在團蒲上自語道“師父,弟子宋鳴不日便要下山,尋仙問跡,以求完成師父的遺願,特地前來拜別。”說著又是對著靈位磕了幾個響頭。
原來先前這道觀有一老道士和一小道士。這小道士是宋鳴,老道士則是宋鳴的師父。
宋鳴的師父李老道,少年時仰慕道家,不顧家中阻撓,在鄉間一處道觀出了家。幾年後竟是給他遇到機緣,授得真傳,從此開始修行不戳,四十多歲便修煉到引氣後期的境界,隻是他所得的功法沒有後續部分,從此便開始雲遊四海,尋找仙跡。
隻是這仙蹤倒是未有尋到,這妖魔卻是除了不少,最後尋至百歲高齡而無所得,心灰意冷下便想隨意尋個地方度過殘生。
李老道在尋找途中遇見冀州饑荒,偶然將當時在饑荒中成為孤兒的宋鳴救下,想到自己一身所學,不欲道統失傳便索性將宋鳴收為弟子,在青麓山中建了所道觀隱居下來。
在這道觀中,李老道一邊教宋鳴道法,一邊和宋鳴講自己這一生雲遊四海,降妖除魔的經曆,一晃眼十年時間便過去了。
這十年中,李老道隻是教導宋鳴一些道家基礎,畫符、罡步......卻是從未教導宋鳴根本心法,反而時常用內家功法和手段來誘惑宋鳴。
對此,宋鳴隻是每天認真的修煉這些道家基礎手段。直至三月之前,李老道有感自己大限將至,時日無多,又兼這十年來的考驗讓李老道明白宋鳴確實是修道種子,便將宋鳴叫至身邊,傳授了功法。
十年來,李老道和宋鳴相依為命,得知李老道大限將至,宋鳴自是悲痛異常。隻是在李老道的寬慰和期望下,宋鳴將悲傷按捺心中,在三月內完成道家百日築基之功,開辟出丹田引氣入體,到達引氣初期的境界,得知消息的李老道囑咐了幾句便含笑而去。
李老道因為功法原因在引氣境界蹉跎一生,從未見到過仙路上的真正風采,希望宋鳴能盡早的下山去尋仙訪道,莫要與他一般,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宋鳴緩慢的站起身子,盯著被煙氣飄動模糊了的靈位看了好幾眼,轉身打開偏殿大門,出了門外隨後合上離去。
一番粗茶淡飯後,宋鳴回到自己房內,盤坐在床上,為自己即將下山雲遊,尋仙訪道思索起來。
李老道遊曆多年,當年建完道觀後銀兩也還是有數千兩之多,財物宋鳴是不必要擔心,隻需擔心那下山後的雲遊路線。
排除李老道曾經遊曆過的地方,這中土大地,宋鳴隻需要去一處,便是那具有諸多神話傳說的南山大澤,如果這裏沒有尋到仙蹤道跡,宋鳴便準備東渡大海,去尋海外仙島。
不過自己和李老道隱居山中十年,世間可能會有未知的傳言出現,自己可以現在世俗見打探一番,如果無所得再按照原先的順序遊曆。
宋鳴從床上下來,活動活動身子,想起李老道所言,這天下間有法力的同道不多,但在世間作惡的妖魔鬼怪卻不少。自己已經大致規劃好以後的目標和行程,想來以後定會遇見那些東西,那麼現在就要做些準備,以防萬一。
當下宋鳴從房間一處拿出一個藍色包袱來,打開包袱,裏麵有著三樣東西。其中一件是筆身刻有淡金色道家符咒,筆尖是未知異獸的火紅毫毛製成的符筆,這是李老道自己收集材料做的,很是珍貴。
另一樣東西則兩張古樸有致的符籙,仔細看去上麵不時有細小雷光閃過,這應該就是李老道所提起與真傳一起得到的九天普化神雷符。
最後一樣東西是件隱泛幽光的鈴鐺,當年李老道雲遊天靈山夜宿山中一座村子,意外間發現村子裏的村民盡然皆是一隻虎妖的帳鬼,他們收留過往路人的目的是供虎妖吃食修煉,當下李老道便和虎妖、群鬼一番好鬥,隻是寡不敵眾,眼看就要敗亡這才用出和真傳同時得到的九天普化神雷符,將虎妖殺死,群鬼四散而去,這才發現原來這些亡魂是被虎妖手上的鈴鐺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