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是最寶貴的資本(1 / 1)

某調查機構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對部分傑出的企業家做過兩次內容相同的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的企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90年代的回答可謂五花八門,有設備、技術、資金、機遇、領導支持等等,幾乎包括了一個企業經營所需的各種條件,但在21世紀初的問卷中,99%的被訪對象都在答案欄中填上了兩個字——“人才”。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就擁有了無敵製勝的法寶,就占據了競爭的製高點。這個道理適用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充滿競爭的角落,尤其適用於在商海中打拚的企業。人才是現代企業的黃金資源,有了出色的員工,順利發展的企業會錦上添花,如虎添翼;出現困難的企業可以起死回生,重現生機。大量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如果缺少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的人才,即使擁有最多的資金、最好的設備,也是白費,因為它們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相反,隻要擁有人才,資金少一點、設備差一點都無妨,因為擁有聰明才智的人能夠讓這些要素發揮最大作用,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和財富。IBM公司的創建人沃特森就曾說過:“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廠,燒掉我的廠房,但隻要留下我的那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可見,人才是企業興旺之本。

在最近的一篇新聞報道中,我們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在廣州,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民營科技企業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的科技人員占企業人員的比例為21%,具有大專以上學曆的達50%。高層次人才成為廣州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主體。這些高科技人才支撐著企業的高速發展,僅2002年,這些企業的技工貿易收入就達175億元,比去年增長25%……這些數據實實在在地告訴我們,人才是企業健康快速成長的核心動力!

美國著名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在成立之初是一個隻有11人的小公司,而今天則已是擁有員工20萬、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的世界知名公司。是什麼讓公司在短期內迅速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其創始人玫琳凱女士認為她成功的秘訣在於:把每一個員工都視為最重要的人。在玫琳凱的公式中,P和L不僅代表“利潤”(Profit)和“虧損”(loss),同時也代表著“人”(PeoPle)和“愛”(love)。她認為,關心員工和追求利潤是統一的。所以,每當她站在長長的隊伍前和成千上萬的人做長達數小時的握手、聆聽他們的要求建議時,她總是打起精神,直視他們的眼睛,說些親切的話語。即使隻是幾句簡短的閑談,也盡可能給予對方全然的注意,而且決不允許其他事情打攪:因為她將他們每一個人都看作最重要的人。

不僅玫琳凱如此,研究任何一家成功企業都會發現,使得該公司超過別的公司的,是公司的人才;成功的公司擁有傑出的人才。所以說,人才問題,是關係一個企業強弱興衰的重大問題。成就事業要靠人才,隻有擁有人才,才可能把各項事情辦好。套用一句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才”。人才是最寶貴、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本。新世紀的機遇是巨大的,就看你如何去把握。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方式已經遠不能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即使它能富你一時,也不可能富你一世。企業能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就是人才,所以,作為一個精明的企業經營者,不僅要注意企業的技術,也要注意挖掘人才,舍得在人才上花本錢。曆史經驗證明,一個興旺發達的企業,一定集結著一批優秀的人才,哪個企業有效地利用了人才,哪個企業就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許多聞名於世的企業,不論是在創業初期,還是在發展成為大企業之後,都不惜巨資來開發人才。如日本著名的鬆下電器公司的培訓中心,建築麵積達19286平方米,年培訓職工13.5萬人。

當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拿出大批資金培訓難度較大,但作為經營者,頭腦中必須有人才第一的觀念,隻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為了你的企業,為了你的成功,請重視人才!

聘用人才是投資而不是簡單支出

傳統的會計習慣將企業購買計算機等所用的款項看作是一種資產投資,而不把尋求高級管理人員所耗費的價值計入投資,僅僅將其計入現金支出。這顯然是一種失誤。因為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所尋求到的人就是一種“人力資本”,是一種可以在未來產生出高額收益的資產。如果不對這一部分資產的成本和價值特別是其價值的增值進行具體計量,就會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陷入混亂。因此必須轉變人才觀念,人才是一種投資而決不僅僅是簡單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