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夜寒風刺骨,大雪綿綿。雖然是寒冬臘月,但京師的夜晚卻一點也不冷清。除卻燈紅酒綠的秦樓楚館之外,當朝丞相泰山國國王華忠的相府裏也來了不少客人。
此朝乃華朝,這年乃清宴元年。自三十年前高祖皇帝華炎統一天下承平已久。鑒於前朝分裂之後處處都有異姓權臣篡權之事,故而高祖皇帝重開分封,讓皇族子弟封邦建國,以為屏藩;且又立下祖誥,曆代丞相隻能在各地諸王中遴選才德兼備者任命。這任丞相華忠便是當朝天子華賢的弟弟,且是九州中最富庶之地齊魯州中最大的王國泰山國的國王。泰山國地跨八郡,足有齊魯州一半之大。且華忠之父本也就是高祖皇帝最喜愛的弟弟,當年平定江東國時立下大功,因而在諸王中最為尊貴。
相府裏都是華忠請來的皇族與豪門世家的名士,都穿著華麗,坐於廊下,賞雪飲酒清談。
華忠看諸位客人都已喝下幾杯熱酒,便朗聲說道:“今日雪景奇妙,各位都是名士,不如就以此雪景為伴,清談一番。”華忠年已四十歲,卻十分喜歡流行的玩意兒,無論是寬袍還是清談。
此時座中一少年文央,衣著華貴,長相俊朗,捧酒而起,道:“相爺,那小子就不知深淺啦。”華忠還未說話,華忠身旁也在首座的當朝太傅文清卷嗬斥道:“你這孩子十五六歲就敢在相爺麵前胡鬧,知不知道在座的都是天才名士,莫要自取其辱!”卻又麵向華忠道:“這是老朽那孫子,胡玩瞎鬧的年紀,不懂禮數。”華忠哈哈大笑,一揮袖子,說:“禮數禮數,我等清談之士,哪裏論的禮數,且聖人都說後生可畏,來來來,你這小孩來說說!”文央聽爺爺一番訓斥,麵紅耳赤,瞪了文清卷一眼,依舊捧酒而起,朗聲道:“一五八,治國安邦之要;一三三,萬世太平之方。”說罷便坐下,留下眾人麵麵相覷。
簾外大雪紛飛,眾人思索一番,華忠道:“諸位可有能解此義的?莫非現在少年倒比老頭子強啦?”眾人低頭函授,議論紛紛:“這是不是一仁五行八卦?還是一生二,二生三?這可真是玄之又玄啊。”側座一位不起眼的少年,也是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身布衣,頷首微笑,剛要說話,他身旁的一位中年人連忙低聲止住了他,但這少年卻並不生氣,仍然安坐於此、低頭微笑。
文清卷本就覺得自己孫子冒失,說了個什麼一二三四五六七來,當真是狗屁不通,心想文家這回真是貽笑大方了,剛要出麵訓斥文央一番、讓文央自己說出來並且趕緊離開此地,卻看到角落裏那少年和那中年人的反應。文清卷道:“布家父子,你們在那自己探討多無趣呀,倒不如說說自己的見解。”滿朝文武,布家最為節儉,素來也沒有貪墨之事,在朝廷上也不爭權奪利,但是文央發自內心就是覺得布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那中年人乃五兵尚書布堯,作禮而道:“讓諸位大人見笑,我家曆來就是隻知道聖人之言的迂腐之輩,怎麼會高雅清談,犬子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啦。”文清卷缺有心讓布家也一起來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就對那少年布居道:“別聽你父親的,那是套話禮讓,你就說說你自己的見解。”布居略顯羞澀地站起來,看了父親一眼,布堯輕輕地說:“那你就說說吧。”
布居作禮道:“小子不敏,諸位大人見笑,文央兄所說乃當今之世之貴人。
“治國安邦講究的是個和字,國勢如鼎,穩乃不覆。一五八,即當今天下之主皇族華氏;分別設幕開府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的將門五姓威、揚、功、矜、撫五氏;以及文、章、京、國、智、布、盛、世這士族八豪。
“萬世太平,則需要天地協調,陰陽相順,道德昌盛。這正是說,聖人後代衍聖公一脈與其代代主持的學宮;當世三位修行超凡的聖僧般若大師、妙有大師、紫雲大師;當世三位據說神通廣大的三位仙人紫玨真人、玄黃真人、雲麓真人。
“所謂人才濟濟,國之棟梁,隻要協調好這些人,國家豈不是萬代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