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前幾次航天飛機進入太空都沒有問題,所以美國人對航天飛機的安全性就有了信心,認為航天飛機十分可靠,不會發生事故,因此在這次行動的時候特意帶上了一位以色列的航天員來學習,但是沒想到偏偏就是這個時候發生了災難。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問題的破壞力,我們經常會聽到“屋漏偏逢連夜雨”“人倒黴了喝口涼水都塞牙”等,這些情況經常會在我們周圍發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企業就如同一艘在風浪中航行的船,如果想要保持前行途中的安全,那麼企業的領導者就一定要履行好舵手的職責,在麵對各種問題的時候都應該保持清晰的洞察力,發現問題,及時防範,不要等到最壞的時候再抱怨,“為什麼這個問題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對企業來說,這時候處理問題的代價將是高昂的,甚至是毀滅性的。
既然危機是必然存在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對其防範,讓它不能對我們產生太大的影響?以下有幾點建議:
1.謹慎的樂觀比盲目自信更有意義。
任何時候保持樂觀心態都是很重要的,它是一種積極、自信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但是樂觀並不代表盲目的自信。
對待危機,領導者一般都存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態度,認為既然錯誤是不可避免的,災難早晚會發生,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坐吃等死,那麼,這樣的領導者就很難有所作為;而另一種則是積極的態度,認為差錯雖然不可避免,災難遲早要發生,但是更應該不懈堅持,要全力以赴地準備迎接災難,時刻提高警覺,防止問題的發生,從容地麵對難題。顯而易見,第二種態度比第一種態度更加實用和優秀,這種思維方式是謹慎樂觀的一種體現。
毫無疑問,人類雖然越來越聰明,但是不可能徹底了解整個世界的所有奧妙,也不能掌握這個世界的所有規律。之前的案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無論科技多麼發達,事故總是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的辦法越高明,麵對的災難也就越嚴重。所以,麵對我們自身的缺陷,最好的辦法還是思考得全麵、周到一些,采取多種措施,防止人為的因素導致災難的發生。
錯誤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人天生就是要與錯誤共存,錯誤並不總是壞事,錯誤可以理解為成功的墊腳石,因此,要勇於嚐試,敢於犯錯,麵對錯誤不逃避、不氣餒,更不要試圖掩蓋它。
不可否認,危機與挫折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這一點誰都無法改變。但是,盡管如此,領導者也沒有必要認為事情一定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從而整天沉浸於悲觀的情緒之中。恰恰相反,領導者更應該以此激勵自己,激勵員工,鼓勵團隊中的所有成員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人生,麵對工作,因為悲觀和失望隻會令事情變得更加糟糕,隻有積極、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事情才能出現轉機,美好的願望和遠大的理想才會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