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總論(1)(1 / 3)

財務會計的特征

知識目標

1.熟知會計的分類

2.熟知企業會計的兩個重要領域

3.知道財務會計的目標

能力目標

會區別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不同

知識準備

一、會計的分類

人類的社會活動大多通過某種組織來完成,組織通常可分為營利性組織、政府及非營利性組織。營利性組織一般被稱為“企業”,是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而政府及非營利性組織是指各級政府機構以及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各類學校、醫院、公共福利組織以及各種社會團體等。以企業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的會計,稱為“企業會計”;以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的會計,稱為“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

(一)企業會計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獲利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並獲得利潤,企業必須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擴大收入、降低成本、合理分配利潤。因此企業會計涉及從籌集資金、采購物資、組織生產、銷售產品到分配利潤的全過程,還要向投資人、債權人等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方麵信息。

(二)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

與企業不同,政府及非營利組織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是以加強政府管理、提高全社會公共事業服務水平為宗旨的社會組織。由於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具有與企業不同的目的,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在會計核算的內容、原則、方法等方麵也不同於企業會計,從而形成了與之不同的會計分類。

二、企業會計的兩個重要領域——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一)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以會計準則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會計方法,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全麵、綜合、連續、係統的核算和監督,企業通過填製憑證、登記賬簿、編製財務報告等方法,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所有者權益變動等信息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在財務會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相對獨立的會計學科。它主要是為了適應企業內部計劃和控製的需要,以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為主要服務對象,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及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有關資料,運用數學、統計學等一係列的技術和方法,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製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為企業管理部門進行最優管理決策和有效經營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相互補充。兩者所處的工作環境相同,共同為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和經營目標服務。兩者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都來源於財務會計,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

1.從服務對象來看,財務會計主要服務於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管理會計主要服務於會計信息的內部使用者。

2.從提供信息的範圍來看,財務會計受會計準則約束且具有強製性;管理會計不受會計準則約束,不具有強製性。

3.從會計核算過程來看,財務會計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統一,主要提供有關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濟信息;但管理會計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靈活,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信息。

4.從信息的報告格式來看,財務會計具有規定的公認的報告格式;而管理會計不注重報告格式。

本書主要介紹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三、財務會計的目標

財務會計目標又稱財務報告目標。財務報告目標在整個財務會計係統和企業會計準則體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構建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原則並製定各項準則的基本出發點。

(一)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人、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資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從於投資者的需要。因此,在提供財務報告時,應首先考慮報告所涵蓋的信息是否有利於投資者的決策。

(二)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受托責任觀)在現代公司製下,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企業管理層是受委托人之托經營管理企業及其各項資產,負有受托責任。因此,財務報告應當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以有助於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責任及資源使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