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大體係”在線損管理工作中的應用(1 / 2)

“三大體係”在線損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科學研究

作者:陳澤華

線損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它的高低直接反映著企業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等多方麵的水平,要使線損穩中有降,就必須從管理、技術和保證體係三方麵著手,多管齊下,合力降損,才能收到實效。多年來,在降損工作中,我公司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嚐試,取得了明顯成效,全部綜合線損率由2000年的5.36%下降到2014年的3.67%。

一、健全科學的管理體係,提升線損規範化管理水平

1.健全組織機構,規範管理網絡,形成科學、完善的組織體係。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監督完善"原則,對管理網絡進行優化,成立了線損管理領導小組,確定歸口管理部門,設置專(兼)職線損專責人。明確線損管理小組為決策層,相關職能部室為管理層,基層所站為執行層的三級管理網絡,形成了一級管理一級、一級控製一級、一級考核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管理體係,為線損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2.完善指標體係,強化指標考核,充分調動職工降損積極性。將線損指標分解,按管理職責範圍實行分級、分壓、分線、分台區管理控製,對35kV、10 kV、0.4 kV線損實行雙指標管理。同時,依據與上級簽定的經營目標計劃,結合線損理論計算值和曆史統計值,兼顧各種波動因素確定考核指標。在此基礎上,根據各電壓等級線損的波動特點,下浮留出一定的激勵空間來確定激勵指標。針對不同電壓等級的管理成本和勞動量付出,兼顧集體和個人利益,給予直接和間接責任者不同程度的獎懲金額,使得線損考核激勵機製逐步規範化、科學化。

3.嚴格例會製度,加強線損分析,實現閉環管理。堅持線損分析例會製度,統一線損統計口徑、計算方式和報表格式,使統計數據更加準確、清晰、更具有可比性。從班組、部室到公司,每月從指標完成、設備運行、管理手段等各方麵開展線損分析,對線損率高和線損率波動大的進行重點分析,認真查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製定整改措施,做到了分析全麵、措施合理、落實有效。

4.加強監督,細化措施,強化過程控製。一是創新抄核收管理體製,實施"抄管分離"。在多年"抄、核、收分離"、"無底碼異地串抄"基礎上,結合開展線損規範化管理工作,分層次試行"抄管分離"。10kV用戶由供電所負責管理,營銷部門檢查核實。農村配變表由供電所負責管理,電力站組織抄表。0.4kV用戶由電力站負責管理,農電工負責抄表。營銷部門對配變表實行監督抄表,抽查抄表質量,杜絕了人為改動、編造線損等情況,保證了抄錄數據的準確性。利用計算機綜合分析係統,實行抄表、開單全過程審核,用電監察不定期對電費抄、核、收進行稽查考核,實現了電費無差錯。二是嚴格抄表時間,確保抄表同期。在管理方麵,建立了嚴格的抄表例日製度,固定了抄表的具體時間和抄表路線,嚴格按時間抄表,避免了因時間不同步引起的線損波動。在技術方麵,建立了變電站遠程抄表係統,對關口表計進行實時監控,定時抄表,控製抄表同期性、準確性。在台區推廣安裝了遠程抄表係統,有效解決了人員少、抄表同期率低等問題。三是明確管理職責,嚴格表計管理。重新劃分計量裝置管理職責範圍。全市所有客戶專變的計量裝置均由計量檢定中心外勤班負責安裝、校驗、輪換及故障處理,保證了準確計量。規定各台區表箱鑰匙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健全計量裝置台帳,對配變總表實行統一編號、管理、校驗、輪換,做到勤檢查、勤分析,杜絕了管理人員在計量裝置上做文章這一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

5.加強用電檢查,懲防並舉,堵塞跑冒滴漏。開展用電檢查和營業普查,加大對偷竊電和違約用電的打擊力度,定期與公安、政府管電部門聯合開展打擊偷竊電的專項活動。加大對內部人員的稽查力度,堵塞了人為的跑冒滴漏。

二、構建先進的技術體係,提升線損精細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