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文
卷首
作者:王翔宇
關於“人文”的含義,100個人有200種說法。不過,有一則故事值得大家回味。
幾年前,我和幾個朋友在美國旅行。在一處風景名勝地,來來往往的各國遊客很多。同行的一位女士去了趟洗手間,從女廁出來,麵帶不解地對我說:“我發現一件怪事,六七個日本老太太,在一個廁位門口排成一排,另外一個廁位空著,她們卻不上。我以為要排隊,結果一進去就有位置。”
我被深深地震動了。想想吧,一個日本旅行團的老太太們,忍著內急而耐心地排在一個廁位門口,把另一個廁位讓給別人!知道這世上有謙讓的美德,但不知道還有謙讓成這樣的。
什麼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種根植於內心的素養,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若想國家更進步,社會更和諧,則必須以文化立國。
若想經濟大發展,文化大繁榮,則急需補上人文這一課。
我們生活在五百年來物質極大豐富的殿堂之中,也徘徊在人文精神匱乏的廢墟之上。
我們何時能在骨子裏高貴起來,重拾魏晉風骨、大唐氣象,我們何時能讓公平正義把曆史和現實的死角照亮?
“人文家國,曆久彌新”,這是國家人文曆史的口號,吾輩以此為己任,並堅信,它不會隻是一種夢想。
(摘編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