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補硒製劑包括亞硒酸鈉、硒酸鈉、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1)在人體內發揮預防作用的活性形態是硒蛋白;(2)在體內需要經多步複雜的代謝過程插入硒蛋白。
亞硒酸鈉、硒酸鈉和硒半胱氨酸在體內去向主要是:(1)以硒蛋白形式發揮功能活性。(2)以二甲基硒離子或三甲基硒離子經尿排出體外,過量時,部分以H2S氣體方式通過呼吸係統排出體外。
硒蛋氨酸在體內的去向主要是:(1)以硒蛋白發揮功能活性。(2)作為含硒蛋白儲備起來。(3)以二甲基硒離子或三甲基硒離子經尿排出體外,過量時,部分以H2S氣體方式通過呼吸係統排出體外。
植物甲基源硒屬於近些年新發現的生物硒形態,在機體有獨特的代謝特點:(1)主要功能活性形式是b水解酶生產的甲基硒代謝中間體。(2)次要活性形式是硒蛋白,在體內插入硒蛋白的代謝步驟少。
植物甲基源硒與傳統硒的不同:目前發現的傳統硒的功能活性形態隻有硒蛋白,而植物甲基源硒不僅可以以硒蛋白方式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以甲基硒代謝中間體發揮作用,甲基硒代謝中間體才是其關鍵功能活性形態。機體內植物甲基源硒比其他形態硒插入硒蛋白的代謝步驟簡單,攝入體內能夠更快進入硒蛋白發揮功能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