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市場經濟的腳步深深地震撼著每個人的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在“2008‘中國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論壇”發言中指出,“截止2007年底,中國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達430多萬戶,個體經營戶達38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中小企業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企業總產值的67.71%,上繳稅收占全國工業稅收總額的58.72%,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我國企業經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時代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人們開始認識到管理理論對實踐中的組織(企業等)產生的巨大作用。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都需要很好地理解和實現個人和其所在組織的目標,這就需要了解管理、學好管理。
作為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教材,本書力求突出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和要求,按照高職高專教育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要求,以強化基礎,突出應用,加強管理理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突出案例教學,便於教師教學和學生動手實踐,以達到培養學生素質和提高管理實踐技能的目的。
本教材以“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以工商企業運作的客觀規律為研究對象,堅持高職高專教材的“實用性”、“實踐性”原則,比較全麵地論述了現代工商企業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在教材編寫中,既注意到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又考慮到廣大高職高專學生的基礎和需要,力求做到深入淺出。
本教材的章節結構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企業與管理”,介紹了企業與管理的概念、管理者及管理者角色、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企業與管理的關係;第二章“企業環境與企業文化”,介紹了企業與環境的關係、企業文化、管理道德、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三章“計劃”,主要介紹了計劃職能的基本知識,以及決策、戰略管理、市場營銷應用等知識;第四章“組織”,主要介紹了組織職能的基本知識,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變革等知識;第五章“領導”,主要介紹了領導職能的基本知識,以及組織激勵與組織溝通等知識;第六章“控製”,主要介紹了控製職能的基本知識,以及生產作業管理、質量管理等知識;第七章“創新與未來管理”,介紹了企業管理理論在實踐中新的變化發展趨勢、技術創新管理、知識管理、信息管理等知識。各章編排依學習目的、引例、正文、本章小結、思考與分析、實踐練習、案例分析、延伸閱讀展開。
本課程的教學應當注重采用案例教學法和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在案例的選用上以我國企業為主,課堂教學案例討論中采取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增進學生理論聯係實際的分析能力,使其掌握好基本的必要的工商管理知識。對於每章後附的“實踐”與“案例分析”,不要走過場,一定要保證讓學生親身經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理論聯係實際、真正掌握知識的目的。
本教材適用於高職高專院校各專業使用。亦可用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院校非管理類專業開設管理課程的各專業使用。
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相關著作和教材,謹在此向這作者、譯者表示感謝。李衛紅、趙鈞鐸擔任主編,李悶管擔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情況如下:李衛紅撰寫第一章、第三章,王豔梅撰寫第二章,趙鈞鐸撰寫第四章(除第三節外)、第七章,李悶管撰寫第四章第三節、第五章,唐優泉撰寫第六章。本書最後由李衛紅統稿。
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及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6月於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