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左手領導力右手執行力(2)(2 / 2)

小鷹與老鷹

小鷹對老鷹說:“媽媽,總有一天,我要做一件令世人驚訝的事。”

“什麼事?”

“飛遍全球,發現前人未發現的東西。”

“這太好了!不過你必須學習和掌握各種飛行技術,以免疲勞時無法繼續飛行。”

小鷹苦練飛行技術,專心致誌,其餘的事一概不聞不問。

幾天過後,老鷹對小鷹說:“咱們一起覓食吧!”

小鷹不耐煩地說:“媽媽,您去吧,我沒有功夫幹這種沒有價值的事!”

老鷹吃驚地問:“這是什麼話?”

“您讓我集中精力進行飛行訓練,為什麼又用這些毫無意義的小事來分我的心呢?”

老鷹循循善誘地說:“飛行訓練應該包括尋找食物。否則,起飛的第一天就要挨餓,第二天就無力升空,第三天就會餓死。”

淩雲之誌也要建立在尋找食物這類小事上。有些人之所以失敗並非沒有鴻鵠之誌,也並非沒有勤奮刻苦的精神,使他們遭遇失敗的隻是一些小事。

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會在意一些小事,比如整潔的外表,他人的情緒狀況等。我們認為這些小事是無足輕重的,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些事上,太不值得了。與此相比,我們更喜歡高談闊論,更喜歡探索人生、憧憬未來。

注重小事就是重視執行,而執行力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隊、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企業所必須具備的。因為這是21世紀所有競爭——不論是人才競爭還是企業競爭——的關鍵點。

求道

有一個年輕人經過千山萬水跋涉來到森林中的寺院,請求寺院裏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為徒。

住持鄭重地告訴他:“如果你真要拜我為師追求真道,你必須履行一些義務跟責任。”

“我必須履行哪些義務和責任呢?”年輕人急切地問。

“你每天必須從事掃地、煮飯、劈柴、打水、扛東西、洗菜……的工作。”

“我拜你為師是為了習藝正道,而不是來做瑣碎的雜工、無聊的粗活的。”

年輕人一臉不悅地丟下這句話,就悻悻然離開了寺院。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這個年輕人隻知追求虛無的所謂道,而對得道的具體、瑣碎的行動卻不屑一顧。聯係現實,我們也不難得出年輕人眼高手低,不堪磨煉的結論。

實際上,正如古人所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切實際地想,不如切切實實地做。把這一思想貫徹於你的領導實踐中,你定會獲益匪淺。

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懷有“幹一番事業”的願望,但不見行動,總是踏步不前。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首先必須將強烈的願望化為明確的具體目標,並且立即朝此目標徹底行動起來。

一個有理想的員工,隻要不辭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腳下多墊些“磚頭”——踏踏實實地工作,就一定能夠使自己站得高些,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

森林裏的變色蜥蜴

森林裏,住著三隻蜥蜴。其中一隻看一看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大不相同,便對另外兩隻蜥蜴說:“我們住在這裏實在太不安全了,要想辦法改變環境才可以。”說完,這隻蜥蜴便開始大興土木起來。另一隻蜥蜴看了說:“這樣太麻煩了,環境有時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不如我們另外找一個地方生活。”說完,它便拎起包袱走了。第三隻蜥蜴,也看了看四周,問道:“為什麼一定要改變環境來適應我們,為什麼不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呢?”說完,它便借著陽光和陰影,慢慢改變自己的膚色。不一會兒,它就漸漸在樹幹上隱沒了。

麵對自己與環境的錯位,是改變環境還是改變自己。有的企業領導者固執地認為隻有改變他人才是智慧、堅持自我才是勇氣,但我們說善於放棄也是勇氣,適應環境更是智慧。

適應本來就是一種選擇,是一個決定。你決定選擇適應你就可以找到成功的路徑:放棄同樣也是一種選擇,如果你想選擇放棄,你一定可以找到讓你快樂的地方。因為即使事情再糟糕,你也可以從中找到值得慶幸的理由,然後去享受它。對一個消極的人來說,即使事情再好,他也會瞄準事情不好的一麵,最後依然是得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