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人類遭到S星人的暗算,突然間就陷入了冰河時期的困境,四處都是寒冷襲人,不得不大批的遷移人類去往月球;而於此同時,生活在a星球的S星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正麵臨著來自機器人領袖尤斯的挑戰,兩次交鋒,已經是讓S星人的軍隊遭受了重創,雖然他們取得了暫時性的防禦勝利,但可以預見的是尤斯必不會善罷甘休,再次的進犯隻是時間問題而已,因此S星人們幾乎是進行了全民總動員,在他們的移居地a星球上建設起規模浩大的防禦工事來。而事實也確實如所料,隱居在S星球地下的機器人們在尤斯的領導下,正在瘋狂的進行著備戰,隨著大批的機器人不斷的下線,一支龐大的軍團正在形成。
在這個短暫的戰爭間隙期裏,另一個新的世界,新的力量也正在經曆慢慢的萌發、壯大的過程。那就是在零號元素的表麵,這個原子的表麵,居然神奇般的演化出了新的生命,造就出了一個原子世界。
也許這是很難理解的一件事情,在如此微小的原子表麵怎麼可能會有生命產生呢?可是,當我們認真的審視這種可能性後,就會發現這其實也並非毫無可能。其實,我們生活的空間和微觀態的原子間就是有著些許的相似。我們生存的宏觀空間,比如太陽係,是八大行星在圍繞著太陽做有規律的旋轉,而原子中,也都是若幹個電子在圍繞著中心原子核在旋轉。如果把地球想象成為一個正在做繞核運動的電子,那麼這兩者之間就有了相似性。
此外,又如我們運用於宏觀物體的許多定律與微觀態的定律也有著相似之處。如我們用於宏觀計算的萬有引力定律和適用於微觀正負電荷原子間的庫克定律就很相似,再者,我們在處理微觀體係過程中而建立起來的量子學說,其中有對電子躍遷如何產生光波的合理解釋,可是後來德布羅意又提出宏觀物體也是可以發出光波的,而且後來也證實事實的確就是這樣的,這也就是著名的物質波理論。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是有不少的。
於是,在原子這樣的微觀層麵上,就可能它自身就是另外的一個宇宙空間,那裏也同樣生存著一些生命,隻是還不為我們所知罷了。而目前為我們所認識的微觀與宏觀間的這種空間和時間差異,其實是因為我們所采用的宇宙尺度不同所造成的。我們目前對微觀體係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是以我們這個宇宙中的時空尺度,所以才造成了對微觀狀態的原子、電子等的認識不同。那如果在不同的宇宙中都采用其本宇宙的時空尺度來衡量,不就可以解釋這些規律的相似性了。
這時,還有一個疑問就是,我們的電子顯微鏡是可以看到原子、電子的狀態的,又是為什麼沒有發現過什麼生命的跡象呢?其實,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把地球看作是一個微觀態的電子,那麼我們生活在上麵,假設在我們之外又存在著一個宇宙,這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它與我們之間是相差了1016米甚至更多米的數量級,而就是這個宇宙中的某個生物,他通過電子顯微鏡來觀察我們這個時空,很顯然是很難發現我們這些人的。畢竟,首先我們的運動很快,就像我們不可能用現在的電子顯微鏡去觀察電子表麵,甚至於我們連電子都找不到一樣。其次,在我們如此浩瀚的宇宙中,像地球這樣有著生命的行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人類出現的時間也最多隻有幾萬年而已。這相對於有著數十億年曆程的宇宙真的隻能算是彈指一揮間。所以觀察到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幾乎可以說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