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Google公司(2)(1 / 2)

施密特也在嚐試平麵媒體,它通過在《個人電腦》(PC Magazine)、《無限個人電腦》(Maximum PC)、《電子娛樂生活》(Budget Living)和《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等雜誌上的小範圍試驗,為自己的客戶投放廣告。這樣的合作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充分利用合作夥伴的當地廣告銷售隊伍,為客戶創造價值。

Google公司廣告銷售戰略部門負責人帕特裏克·基恩(Patrick Keane)表示,公司目前將主要精力放在互聯網、廣播和平麵媒體廣告上。不過,他對公司前景的描述——為廣告客戶提供負責的、高效的、相關的和大量的服務,又不僅限於上述那些方麵。

Google公司推出的即時通訊和網絡電話軟件Google Talk是免費的,也沒有加載廣告。但這種情況能否無限期地繼續下去,值得懷疑。盡管通過IP電話推銷廣告聽上去可能不那麼誘人,但對於營銷人員而言,任何新媒介,他們都是勇於嚐試的。

有人警告稱,施密特現在向互聯網用戶提供全世界範圍內的信息的做法,既存在著機遇,也麵臨風險。施密特從用戶那兒收集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創造了財富。

Piper Jaffray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與搜索相關的廣告是在線廣告業務中增長最快的部分,而Google公司正是這一市場無可爭議的王者。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公司的數據顯示,2005年Google公司贏得了大約70%的付費搜索廣告市場。

然而,施密特仍然要擴大業務領域。市場調研公司Hoefer &;Arnett公司的分析師馬丁·皮科寧(Martin Pyykkonen)強調說,盡管在線廣告收入在雅虎公司的總收入中同樣占到了很高的比例(85%),但在這些收入中,搜索廣告和展示(品牌)廣告兩家公司各占半壁江山。eMarketer公司透露,2005年,雅虎公司在129億美元的在線廣告收入中,占有28%的市場份額。

“Google公司需要加速進入展示廣告市場。”費雷斯特市場調研公司分析師(Forrester Research)沙琳·李(Charlene Li)表示,“現在,Google公司的廣告客戶,主要還是來自直接營銷客戶,而缺乏傳統的品牌營銷客戶。顯然,它還缺乏微軟公司、雅虎公司和美國在線公司在這些領域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和信譽。”

目前,兩個最大的搜索廣告競爭對手——雅虎公司和微軟公司能否趕超Google公司,還難以預料,但毫無疑問的是,它們都會繼續在這個領域展開競爭,力圖超越對手。

施密特已經很好地把握了獲得的機會,現在它需要更好地去把握。“搜索引擎廣告的驚人增長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在這方麵,Google公司的能力受到了低估。”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ney)表示,“但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還是希望看到Google公司在其他領域也能表現出這樣的能力。”

Google公司提供企業搜索技術,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開發出一種平台來承載更多的Google公司服務,讓廣告接觸到更多的人群——那些有工作、有經濟能力的企業員工們。

對於Google公司而言,硬件就是通向網絡的門戶。如果在現有市場上銷售傳統PC,對公司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通向網絡的門戶卻是稀缺資源。在中國和印度,或者是發達國家居民的多媒體客廳,Google公司提供這樣的門戶就很有意義。人們經常會引用Google公司目標中“組織全世界的信息”這句話,但是人們常常會漏掉後半句“並使之在何時何地都能夠輕易得到,而且發揮作用”。如果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硬件支持,施密特就一定會這樣去做。

如果你展示更好的廣告,有時意味著少投放一些廣告,收益反而更高。在研發計劃中,20%的研發計劃會失敗,但管理者仍要保留冒大險、犯大錯、不怕失敗的鬥誌,願意花錢推動新的尖端計劃,即使短期盈餘降低也在所不惜,以確保公司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頭。創造與分享價值施密特堅持要讓世界各地的芸芸眾生,在Google簡單清爽、幹淨利落、親和友善的首頁,敲進幾個字,按下“輸入”(Enter)鍵,馬上取得學習和知識之鑰。利用Google提供的服務,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和日常生活缺之不可的工具。

多年來,微軟就像一個擂台挑戰賽的擂主,擊敗了無數對手。憑微軟這麼多年來累積的實力,也許隻有Google才有向其挑戰的實力,施密特也許將成微軟的最後挑戰者,不成功,便成仁。

施密特就像深潛於海底的鯨群,以前沒有露出海底,現在一露出海底則讓微軟大吃一驚。Google的崛起讓微軟一下子繃緊了某一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