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於20世紀20年代首創和始終倡導的管理學創新教學模式,經過歐美國家一些著名高校幾十年的教學實踐,已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以案例作為基本素材,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積極引導下,學生通過對案例內容的閱讀、思考、討論和相互啟迪,不斷厘清容易混淆的概念範疇和理論觀點,對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案例情節較為逼真的模擬情景,也有利於學生通過總結汲取前人經驗,加深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和研究型的教學模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在相對輕鬆的學習氛圍中,通過討論問題、交流觀點,不僅能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互動,也有利於互相學習、提升見解,鍛煉學生思維反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與傳統的專業課授課方式相比,案例教學法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能夠使學生在案例情景中充分發揮思維和想象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因此,案例教學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熱情和團隊精神,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個人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機會和平台。

本案例集是新疆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與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同合作完成的教改成果。編寫案例集的主要目的是為公共管理專業課教學提供配套的輔助教材,以便於學生在課堂或課外開展討論,深化對公共管理基本原理和相關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觀察社會、深入分析公共管理問題和理論聯係實際的綜合能力。

本案例集共分為四冊,即《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之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之二:公共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方案設計》;《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之三:民族地區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之四:他山之石——國外公共管理典型案例分析》。其中,《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之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以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理論為基礎,以中外公共管理領域麵臨的問題,特別是2000年以來我國構建市場經濟體製過程中政府公共管理實踐難題為主要內容,分上、下兩篇,分別為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相關理論與具體實踐。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案例教學中能夠充分討論我國公共管理與政府行政執法行為中存在的現實難題,本案例集收錄了一些2000年以來我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發生的典型案例。雖然其中相當部分屬於個別現象,黨和政府也正在對這些公共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采取各種改進措施,但是,問題的出現有些深層次的原因尚需從公共管理專業學習的角度進行深入細致的解剖分析。為此,我們在案例之後安排了相應的“案例分析提示與思考”,以便於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結合不同章節的知識點和教學重點,通過對案例內容的充分討論來理清思路、辨明是非,從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國公共管理領域的現實問題並找到解決途徑。

參加這部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集編寫的還有新疆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行政管理教研室的殷瓊副教授、阿孜古麗·吐爾洪副教授、譚軍講師、王麗講師、井西曉講師、唐努爾·阿不都克裏木講師、史青講師、郭文雅講師、徐疆講師。這套案例集是各位老師多年以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成果展現。

本案例集雖已經過反複修訂,但其中的問題和不足仍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同仁和讀者閱後多提寶貴意見。

樊亞利劉紅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