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係列教材往往在講授一般人力資源管理原理的基礎上,就這一原理所涉及的內容進一步細化,開設薪酬管理、績效考評、人才測評、工作分析、員工招聘等專業課程。其內容往往前後交叉,重視一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闡述,缺乏對管理過程的分析和現代管理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中如何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問題,為此,我們特申報了將這一專業作為教育部特色專業,並於2009年獲得評審通過。借助這一平台,從改革教學內容和構建實踐教學體係入手,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鑒於此,我們通過分析學生現狀及企業調研,參考大量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文獻,運用現代管理技術,試圖出版一套實務性較強的係列教材。這本教材就是我們嚐試出版的其中一本。
《績效管理實務》一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其一,為了避免和其他同類教材的重複,在結構上進行了嚴密的設計,主要涉及績效管理與績效管理係統、績效目標與考核指標體係的構建及應用、績效考核體係的設計與應用、主要績效管理工具及其應用、績效管理的實施與監控、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與應用、績效考核製度的設計與應用、績效管理操作實踐等內容,教材從實踐與操作層麵上比較係統地分析了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主要問題。其二,在寫作方式的處理上,力圖通過大量的案例、圖表和操作技術來分析、歸納和總結績效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既有具體分析過程,又有實踐環節指導,注重績效管理與考核的各種表單的設計與應用,凸顯其實務性。其三,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可讀性強,適用對象廣。本書不僅適合作為高等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材,也適合企業從事績效管理的人員參考。
本書是在湖南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楊新榮教授的倡導下,在深入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以培養工商管理類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科學性、係統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標準,經過教研室老師多次集體討論形成大綱,再由任教本課程多年的教師分工寫作,可以說凝聚了編寫組人員多年教學的經驗和智慧。本書也是教育部特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參與本書編寫的教師主要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的參與者。具體分工如下:第1章,楊新榮編寫;第2、3、6章,繆雄編寫;第4、5章,劉清泉編寫;第7章,蒯小明編寫;第8章,彭十一編寫。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並借鑒了大量的其他研究成果,在此,向這些成果的作者表示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或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同人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以便不斷修訂完善。
楊新榮
2010年8月22日於湖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