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資本公積(1 / 2)

一、資本公積概述

資本公積是指企業收到投資者的超出企業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投資,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資本公積與實收資本雖然都屬於投入資本範疇,但兩者有一定的區別。實收資本一般是投資者投入的,目的是為謀求投資利益,而且屬於法定資本,與企業注冊資本相一致,因此,實收資本無論在來源上,還是資金上,都有嚴格的限製;資本公積有特定來源,另外某些來源形成的資本公積,並不需要由原投資者投入,也並不一定需要謀求投資利益。資本公積與淨利潤也不同。在會計中通常需要劃分資本和收益界限,收益(淨利潤)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結果,可分配給股東。資本公積是企業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一部分,具有資本屬性,與企業淨利潤無關,所以不能作為淨利潤一部分。

資本公積由全體股東享有,資本公積轉增資本時,按各個股東在實收資本中所占的投資比例計算金額,分別轉增各個股東的投資金額。資本公積與盈餘公積不同,盈餘公積從淨利潤中提取,是淨利潤的轉化形式,而資本公積有其特定來源,與淨利潤無關。

二、資本公積核算

(一)資本(股本)溢價

1.一般企業資本溢價

企業創立時,要經過籌建、試生產經營、開辟市場等過程,中間時間較長,並且這種投資具有風險性。當企業進入正常生產經營,在正常情況下,資本利潤率高於創立階段。而這種高於創立階段的資本利潤率是由創立時必要的墊支資本帶來的,企業創立者付出了代價。因此,相同數量的投資,由於出資時間不同,其對企業的影響程度也不同。所以,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於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另外,新加入的投資者如與原投資者共享企業經一段生產經營後獲得的留存收益,也要付出大於原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中按其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部分,應記入“實收資本”賬戶,大於部分記入“資本公積”賬戶。

“資本公積”賬戶為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各種原因引起資本公積增加時記入該賬戶貸方,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時記入該賬戶借方,該賬戶貸方餘額為企業資本公積實有數額。

【例11.6】甲公司由A、B、C三公司各出資100萬元組建,經過三年經營,D公司加入,此時,注冊資本金增加為400萬元,D公司出資180萬元,占公司股份的25%。

借:銀行存款1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