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ey Jude》神奇的力量之歌(1 / 2)

《Hey Jude》神奇的力量之歌

傳奇

作者:張雯

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保羅·麥卡錫尼演唱了披頭士的《Hey Jude》,這首世界級名曲引發數萬人共鳴,全場大合唱。這首歌原是保羅在1968年時寫給列儂的兒子朱利安(昵稱Jude)的。那一年,列儂與大野洋子開始同居,這令妻子辛西婭感到萬分痛苦。作為朋友的保羅擔心大人們的婚姻會影響到5歲的朱利安,於是便寫下這首歌。這首歌發行後立刻傳至街頭巷尾,流傳至今。

奇怪的是,1989年,經曆巨變後的捷克斯洛伐克幾乎人人會唱捷克語版的《Hey Jude》,外國遊客對此感到詫異。他們並不知道這對於那時的捷克人來說有著重大意義,而傳奇歌手瑪爾塔·庫碧索娃,也在長年被禁止歌唱後終於在公眾麵前再次發聲。

“布拉格之春”的短暫美好

從母親口中說來,1942年出生的瑪爾塔小時候還是擁有一小段幸福的歲月。那是1945年到1948年,二戰勝利後,捷克終於迎來了和平。可好日子僅僅維持了3年,蘇聯就來了。上世紀50年代,正是斯大林殘酷整肅異見份子的血腥時代,在蘇聯支配下的捷克到處也充滿了竊聽、密告與強製勞動。瑪爾塔的父親是一位醫生,是崇尚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這樣的家庭自然格外受到當時政府的“關照”。

高中畢業的瑪爾塔希望進入大學學習,然後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名醫生。為了獲得參加高考的資格,她去玻璃廠參加工作。那時在捷克,除了共產黨幹部子女外,所有人高中畢業生必須參加一年“義務”勞動才有資格參加高考。然而在玻璃廠40℃的高溫下工作3年後,瑪爾塔終究沒有等到參考資格,於是辭職離開。為了謀生,她不得不到一個鄉下小劇團應聘當演員兼歌手。幾十年後接受采訪時她還笑著說:“是政府把我逼成了一位讓他們頭疼的歌手,這可真是諷刺。”

在劇團裏,為了微博的薪水,瑪爾塔日複一日演出著那些無限讚美黨的劇目,這讓她覺得既無聊又心煩。直到1966年,一位音樂製作人發現了24歲瑪爾塔的天賦,將她帶到了布拉格。此後瑪爾塔與當時捷克最大的唱片公司蘇普拉鋒簽訂了合同,加入演唱流行歌曲的三人組合“金娃娃”,借此出道。

那時的捷克迎來了蘇聯統治後最開放與自由的歲月。杜布切克等改革派在捷克共產黨內崛起,國內環境變得前所未有的寬鬆——這對於從事歌手生涯的瑪爾塔來說,無論是從大環境還是個人來說,都是一場“春天”。擁有者嬌媚麵容與性感沙啞嗓音的她一出道便走紅了。

此時在鐵幕之外,整個世界的流行音樂界裏幾乎隻有一個名字:披頭士。瑪爾塔自然也是他們的粉絲,不過作為西方音樂的代表,披頭士的唱片被禁止在捷克發行,為了弄到一張偶像的唱片都讓她費勁不少。

1968年,杜布切克成為中央第一書記並推動了“布拉格之春”改革。同一年,瑪爾塔也正式開始了個人演唱生涯,第一首單曲《瑪爾塔的祈禱》非常暢銷,她從偶像歌手一躍成為實力派。沒多久,瑪爾塔與電影導演楊·南曼奇結婚,他從學生時代就堅持拍攝反體製的作品,婚禮上很多來賓都有著後來捷克曆史上不能被忘卻的名字,比如瓦茨拉夫·哈維爾。也從此開始,瑪爾塔在丈夫的影響下開始對政治有了強烈認識。

捷克的自由之聲

美好的歲月一直持續到1968年8月21日——沒有任何預兆地,蘇聯在這天拂曉時分閃電入侵捷克。布拉格的市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發現街上已滿是蘇聯坦克。

母親走進房間,推醒還在睡覺的瑪爾塔。布拉格市民把口水和手絹丟向蘇聯坦克以表示憤怒,布拉格的國家廣播電台直到蘇聯士兵荷槍實彈衝進直播間前,都在堅持廣播。瑪爾塔的丈夫南曼奇用家庭錄像機拍下了蘇聯入侵後的布拉格慘狀:屍體、廢墟和坦克橫行,然後他偽裝成意大利人,偷偷逃到奧地利,將這卷珍貴的錄像帶公之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