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7年,陳郗在代郡反漢,自立為代王。劉邦領兵親自征討陳郗。韓信與陳郗約定,起事後他在京城詐稱奉劉邦密詔,襲擊呂後及太子,兩麵夾擊劉邦。可是,韓信的計謀被呂後得知。呂後與丞相陳平設下一計,對付韓信。
呂後派人在京城散布:陳郗已死,皇上得勝,即將凱旋而歸。韓信聽到這個消息,又沒有見到陳郗派人來聯係,心中甚為恐慌。一日,丞相陳平親自到韓信家中,謊稱陳郗已死,叛亂已定,皇上已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慶賀,請韓信立即進宮。韓信本來心虛,隻得與陳平同車進宮。結果被呂後逮捕,囚禁在長樂宮之鍾室。半夜時分,韓信被殺。後世稱“未央宮斬韓信”。蓋世英名的韓信至死也不知道,陳郗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謊言。陳郗叛亂,是在韓信死了兩年之後才平定的。
螺絲釘“擊敗”高空偵察機
1960年5月,蘇聯 擊落美國的U-2型間諜飛機,舉世皆驚。
當時美國的U-2型間諜飛機能在20000米的高空飛行,而蘇聯的飛機卻飛不到這個高度;即使使用地對空導彈,其射程也休想跟上。但是,在1960年5月1日這一天,當U-2間諜飛機在蘇聯維爾德洛夫工業區上空飛行偵察那裏的巨型火箭時卻被擊中,駕駛員鮑爾士跳傘後又被活捉。原因何在?
其實,擊落U-2間諜飛機的,根本不是什麼蘇聯的新式武器,而是克格勃間諜用了“偷梁換柱”之計。
1960年4月的一天,克格勃接到克裏姆林宮的提示,要他們盡快弄下一架U-2飛機。對外諜報負責人在阿富汗物色到一個叫穆罕默德的人。這人是一個飛行員,在蘇聯受過訓。穆罕默德接受了任務,混入了美國軍用機場。在機場,他了解到這裏有一支飛行中隊,駕駛的正是U-2型飛機,近期還有遠程偵察任務。機場戒備森嚴,軍警日夜巡視,電網一道接一道,很難接近。穆罕默德通過紅外望遠鏡發現,軍警每次換崗都在飛機右舷,而且離機門較遠。於是,一個極大膽的計劃成了。
一天淩晨2點,穆罕默德乘美國兵換崗的機會赤腳跑進停機坪,爬進駕駛室,飛速換上一個由克格勃專門研製的螺絲釘。這顆螺絲釘有強大的磁性,當飛機上升到幾千米時,高度儀指針就接近這一磁場,在磁力作用下,高度儀的指針便指示為20000米,結果當U-2飛機飛到幾千米時,鮑爾士便誤以為到了20000米高度,被擊落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商用新解”
美國關鍵藥品公司的創新策略
坐落在美國佛羅裏達州邁阿密的關鍵藥品公司,在美國藥品製造業一直名列前茅。在1979年至1983年的5年間,它的營銷額和利潤差不多增長了10倍,投資所得率超過25%。
對藥品行業來說,創新是最主要的,隻有生產出藥效持久的藥品滿足患者需求,企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過去進行產品創新的常規辦法是先進行市場調研,找到市場所需求的是哪些產品,然後再設立研究項目,接著就是對新藥的研究進行大量投資,花幾年時間進入研究期,新藥研製出來以後,要進行質量檢測,藥效評估,要進入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各個環節都不能鬆懈。一種新藥從投入研究到投放市場最低需要5年至8年的時間。
但美國關鍵藥品公司卻沒有走這種研發的創新路子,它走的是另一條捷徑。
在美國,用於治療哮喘病的藥是由氨茶堿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它是眾所周知的使用了幾十年的常用藥品,成品名為“哮喘靈”。美國關鍵藥品公司的創新目的是怎樣更有效地發揮這種藥的藥力。他們對這種藥進行了再研究,使這種藥的藥效由5小時延長到12小時,結果,使這種藥的療效有了顯著提高,美國FDA對“哮喘靈”給予了特別的嘉獎。
硝酸甘油是關鍵藥品公司的又一主打產品。自19世紀以來,這種藥一直被用來治療心絞痛。當心絞痛患者病情發作時,他們可以將這種藥放在舌下含服,在很短時間內就能解除病痛。利用這一神奇效果,關鍵藥品公司以硝酸甘油為主要成份創造了一種藥用繃帶,把它纏在病人的腦部,就可以治療心絞痛。它不僅見效快,可以防止心髒病發作,而且它的治療效果比藥片更持久穩定,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將舊藥進行改造使之在療效或療法上有新的突破,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創新方法。
創新有許多捷徑可走,正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準則,任何形式的創新都是能夠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的,也是值得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