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新解”
就是想得和別人不一樣
世界塑膠大王——台灣塑膠公司董事長王永慶被譽為“經營之神”、“台灣企業的救星”等。他始終堅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信念,主張企業做買賣必須做到利己也利人。因為買賣雙方都要生存發展,都要賺錢,因此必須精誠合作,互惠互利,決不能隻為自己賺錢而不管對方死活。因此,他深得用戶歡迎。1986年台幣升值,由原來的40元兌1美元升到37元兌1美元。他親自召開與客戶共度衝擊的會議,決定台幣升值的彙兌損失由台塑全部負責。這樣台塑每日至少損失1億元台幣(折合當時的300萬美元)。但台塑集團將這部分損失靠內部管理消化,使這一年仍獲利非淺,即發展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奠定了與客戶合作的基礎,財源滾滾而來。這就叫方便別人,也方便自己;幫助別人,自己也受益。
美國休斯可公司創建人比爾,以350美元起家,在短短10年內發展成擁有1000萬美元資產的美國最大的皮鞋製造商。他之所以能站住腳,靠的就是投桃報李。在創業初期他深知自己財單力薄,不可能單憑個人的實力與同行業的大企業競爭,必須聯合外界的人力、物力、財力,而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以心換心。
一次,休斯可公司生產的白鞋帶、白扣的軟皮鞋,在辛辛那提州失去了銷路,零售商天天打電話要求退貨,這可急壞了負責這一地區的批發商古佳倫,他連夜趕來找比爾商量對策。如果把貨收回來,積壓在家裏,批發商將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
比爾說:“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局麵,我決不會讓你受損失,你把白鞋帶白扣的皮鞋統統收回,送到我這裏調換別的式樣的鞋。”
古佳倫感動地說:“但也不能讓你一個人吃虧呀。”比爾親切地說:“我們都是一家人,誰受損失都一樣,這事理應由我來處理。”這件事傳出以後,全國各地的批發商對比爾更加敬重了。
比爾類似的事舉不勝舉。批發商、零售商對比爾為他人著想的做法,以實際行動報答。他們不僅全力推銷比爾公司生產的各式皮鞋,而且在比爾遭到滅頂之災以後,自願組織起來,幫助比爾度過難關。有一年,河水決堤把比爾用貸款剛剛新建的現代化皮鞋廠的設備、材料、產品衝得幾乎一幹二淨,比爾猶如晴天霹靂,欲哭無淚,他想到了死。在他萬念俱滅的時候,比爾銷售網中幾個較大的批發商登門拜訪,鼓勵他“重振旗鼓”。可是,比爾連還債的錢都沒有,哪還有資金興建工廠。一位批發商爽快地說:“你放心,隻要你肯繼續幹下去,錢的事包在我們身上了。”另一位說:“過去,我們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了我們,現在我們也決不能昧著良心,袖手旁觀。”5天後,那幾位大批發商召開了來自全國各地幾百位批發商的集資大會,僅僅兩個小時,就湊齊了比爾重建新廠的資金,一星期後,比爾恢複了工廠生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比爾在別人困難的時候舍己為人,伸出援助之手,當他遭受滅頂之災時,他得到了回報。